要钱,地方官员要打点,亲西方的议员在议会里上蹿下跳,说这船是战略资产,不能卖给‘来历不明’的公司!还有那些该死的西方掮客和记者,像苍蝇一样盯着!我他妈是买个船改赌场,又不是买原子弹!” 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横飞。
许明远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水晶杯壁。等陈铮发泄完,他才缓缓开口:“陈大哥,钱,不是问题。后续的,国家会想办法。打点,该花的还得花,但要花在刀刃上,账目要干净。至于那些苍蝇…”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交给我。你只需要咬死一点:这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东方之星’买船是为了打造世界顶级的海上娱乐平台!手续合法,资金清白!”
他拿出一份文件推过去:“这是国家通过特殊渠道提供的补充资金承诺函,以及…一些关键人物的‘润滑剂’,由我负责操作。你的任务,就是尽快完成交易,把合同签死!把船牢牢握在我们手里!”
陈铮看着那份文件,眼睛瞬间亮了,如同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他猛地一拍桌子:“好!有老弟你这句话,有国家撑腰!我老陈豁出去了!明天我就飞回莫克兰!妈的,跟他们死磕!”
**舆论战场,锋芒初试**
与此同时,滨城。林晚晴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来自许明远的加密邮件附件,里面是关于“远望号”基础背景的非涉密资料。还有许明远简短的一句话:“晚晴,舆论之剑,该出鞘了。”
林晚晴看着屏幕上那艘巨舰的照片,又看了看丈夫发来的信息,瞬间明白了他的意图。她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职业的锐利和妻子的支持。她闭门谢客,查阅大量公开资料和国际海事案例,采访了数位匿名的船舶工程师和国际法学者。
一周后,一篇署名“林晚”的重磅深度报道《钢铁巨兽的漂泊命运——论“远望号”的商业价值与历史归宿》,在《滨城日报》及其海外版同步刊发,并迅速被国内外主流媒体转载。
文章以冷静、客观的笔调,详细介绍了“远望号”的建造背景、技术参数(非核心)、因苏联解体而中断的悲剧命运,以及莫克兰无力续建寻求出售的现状。文章重点强调了港商陈铮旗下的“东方之星娱乐公司”基于纯粹商业考量(打造海上娱乐综合体)的收购行为,符合国际商业法和自由贸易精神。文章最后,笔锋一转,犀利地指出:
> “…当一艘承载着昔日工业荣光、如今却成为经济负担的巨轮,终于有望在商业力量下重获新生时,某些势力却开始以莫须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