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硬盘”
骁睿又一次点开《浪潮》,目光扫过学生们统一穿着白衬衫的场景,忍不住开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洛尘,你说集体意识对个体的影响,在电影里到底是怎么一步步体现出来的?
感觉学生们的转变快得让人窒息。”
洛尘推了推眼镜,将画面定格在文格尔先生第一次要求学生们端正坐姿的片段:
“你看这个细节,最开始只是简单的纪律规范,可当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时,个体的随意性就被抹杀了。
就像那个总爱歪着坐的男生,被迫调整坐姿的过程,其实就是集体规则对个体习惯的驯化。”
他继续滑动鼠标,调出学生们集体设计 LOGO 的画面,
“再比如这个 LOGO,当大家一起为它欢呼的时候,每个参与者都在为集体目标而兴奋,个人的审美和创意被统一的标准取代 ——
这是集体意识吞噬个体意识的危险信号,就像《黑天鹅》里妮娜的自我认知被完美主义叙事拆解。”
【设计系弹幕】晒出作业:“上周按‘反向 LOGO’要求,把浪潮标志画成带弹孔的救生圈,老师说我‘解构了集体美学的暴力内核’!”
【网课弹幕】:“上网课老师要求‘摄像头必须露全脸’,我坐直的样子跟那个男生一模一样,浑身不自在……”
【追星弹幕】:“爱豆后援会要求‘应援色必须买指定荧光棒’,不买就被骂‘不真爱’,跟浪潮 LOGO 那味儿太像了!”
“那卡罗的遭遇是不是更明显的体现?” 骁睿皱着眉问道。
“没错。” 洛尘调出卡罗被孤立的场景,
“卡罗拒绝穿白衬衫,本质上是维护个体差异,但在集体意识主导的‘浪潮’里,这种差异成了‘罪过’。
同学们对她的排斥,还有文格尔先生看似中立实则默许的态度,都在强化‘服从集体才能被接纳’的潜意识。
蒂姆的转变更典型,
他从一个边缘人变成狂热分子,就是因为集体意识赋予了他前所未有的身份认同,让他甘愿放弃独立思考。
就像泰迪警官用‘执法者叙事’覆盖真实记忆 ——
集体意识赋予他的‘新自我’,本质是意识为逃避孤独编写的幻觉程序。”
【心理学弹幕】弹出测试结果:“做过‘孤独耐受度’测试,得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