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汉水、夏水航道控制权!严防蔡瑁自襄阳顺流而下偷袭,更要警惕曹操自北而来!”
“末将领命!”苏飞抱拳,深感责任重大。
诸葛亮看向石韬:“广元先生,你在荆州士林中素有清望。联络江夏及周边郡县(如南郡及南部各郡、长沙北部)心向汉室、不满蔡瑁暴行的士族豪强之事,就劳烦先生了。晓以大义,陈明利害,争取其暗中支持,或至少保持中立。粮秣、情报,皆需仰仗地方之力。”
石韬郑重拱手:“韬义不容辞!定当竭尽全力,为主公联络四方贤良。”
诸葛亮最后将羽扇重重指向襄阳,嘴角浮现一丝深邃莫测的笑意:“其三,出奇兵,夺要害! 襄阳乃荆州心脏,蔡瑁根基所在。强攻难下,然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弑主之罪,必令部分忠于刘表的将领、官吏心怀不满,只是慑于蔡瑁淫威,敢怒不敢言。此乃可乘之机!”
张飞急道:“军师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诸葛亮目光如电:“蔡瑁弑主,心中最惧者为何?非是我江夏兵马,而是‘刘琦未死’!他虽害了刘琦,但消息封锁,外界知之未详。若此时,有一支打着‘刘琦公子’旗号的精锐之师,突然出现在襄阳城下,宣称奉公子之命讨逆,城中忠于刘表父子的力量,会如何?”
关羽捻须沉吟:“此计…险中求胜!然蔡瑁岂能不防?”
“他必防!但‘刘琦’之名,便是撬动襄阳内部裂缝的杠杆!”诸葛亮成竹在胸,“此重任,非陈生将军莫属!”
一旁的大将陈生闻言,立刻挺身上前,抱拳铿锵道:“生,万死不辞!请军师明示!”
诸葛亮走到陈生面前,沉声道:“陈将军,你需挑选三百精锐,皆换上荆州军服号坎。你本人,则需扮作刘琦公子身边心腹将领的模样。我会伪造一封盖有刘琦公子‘印信’的讨逆檄文,由你携带。今夜便出发,乘快船沿汉水隐秘潜行,务必在蔡瑁反应过来之前,抵达襄阳城西三十里处的岘山隘口!”
他在地图上精准地一点:“此地扼守要道,地势险要,且驻军将领王威,我曾有耳闻,此人忠直,对刘表颇为感念,对蔡瑁跋扈早有不满。你率军抵达后,大张旗鼓,竖起‘讨逆救父’、‘奉刘琦公子令’的大旗,宣称公子在江夏脱险,已得刘皇叔大军为援,特命先锋夺此要隘,接应大军!声势务必要大,要造成公子主力随后即至的假象!”
诸葛亮眼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王威若忠于刘表,见公子旗号,又闻刘皇叔大军在后,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