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微将寡,若贸然兴兵,恐非但报仇不成,反陷自身于绝境,更令荆州生灵涂炭。”他看向诸葛亮,“军师,当务之急,需明大义,定方略。”
石韬忧心忡忡地补充道:“关将军所言极是。蔡瑁此举,意在彻底掌控荆州,排除异己。他必已矫诏,污蔑主公与我等为叛逆。此刻襄阳城内定是铁板一块,戒备森严。更可虑者,蔡瑁为求自保,定会火速向曹操献降。若曹操大军南下,与蔡瑁里应外合,则荆州危矣,江夏首当其冲!”他指向地图上的襄阳和北面,“时间,于我万分不利。”
苏飞也抱拳道:“主公,军师。末将以为,江夏城坚池深,水军尚存,乃我军根基。当务之急,是稳固江夏,收拢人心,防备蔡瑁可能的进攻,更要警惕北面曹操的虎视眈眈。贸然出击,确非上策。”他久在江夏,深知地利。
“我也赞同苏将军的建议,还请主公、军师早作决断!”陈生接着抱拳道。
众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在沉默良久的诸葛亮身上。他手中的羽扇终于轻轻摇动起来,驱散了一丝凝滞的空气,睿智的光芒重新在他眼中凝聚。
诸葛亮缓步走到地图前,羽扇轻点襄阳,声音清晰而冷静,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力量:“诸公所言,皆有道理。仇,必报!荆州,必争!然,需谋定而后动,步步为营。”
他环视众人,条分缕析:
“其一,正名分,聚人心。 蔡瑁弑主,得位不正,此其致命之伤。刘琦公子虽不幸罹难,然其‘遗命’何在?”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主公乃汉室宗亲,景升公托孤之臣(指托付江夏),更是刘琦公子生前倚重信赖之人。我等当立即以大义之名,昭告荆州各郡县:蔡瑁弑主篡逆,人神共愤!主公受景升公厚恩,受刘琦公子临终之托(此乃关键一步),暂领荆州牧事,号召忠义之士共讨国贼蔡瑁!同时,将刘表、刘琦父子遇害真相,蔡瑁兄妹之恶行,详列罪状,遍传荆襄,使其失道寡助!”
石韬眼睛一亮:“妙!军师此计,可占大义名分,瓦解蔡瑁根基!荆州士民,心向汉室、感念刘表旧恩者众多,必有人响应!”
诸葛亮羽扇再点江夏:“其二,固根本,联士族。 江夏乃我军立足之地,不容有失。苏飞将军!”
“末将在!”苏飞肃然应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命你即刻整饬江夏水陆防务,加固城防,操练士卒,囤积粮草。尤其水军,乃我江夏屏障,务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