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豆馅甜味来源的,则是以石碾榨汁,三层细葛布滤净,再以薄铁锅熬煮所得红。
\n
虽说因为缺少结晶技术,但这样的红已经比原本的饴甜了一倍有余。(注1)
\n
否则也仅凭细腻了不少的豆馅,尚不足以令曹嵩这等老饕动容。
\n
若只是细腻的豆馅,无非多费些人工,一点点手工去皮,只要有钱有权这些都不是问题,真正的价值是在这甜味上。
\n
历来就是奢侈品,甜味会让人不自觉放松下来,因此甜食必然是权贵与世家豪门钟爱的口味,口味偏甜的地区往往经济也要发达一些。
\n
曹嵩本就嗜甜,加之近来操劳过度,甚至随身都带着几块饴作为解乏良药。
\n
“国家!”正咀嚼甑糕的曹嵩忽地目光一凝,似有所悟,急切抬首道,“这……”
\n
“免谈!”刘辩一看曹嵩这架势,便猜到这位财神爷意欲何为,当即抬手打断,不留半分余地,直接让曹嵩死了这条心,“少府已经着手监造,不久便可会进入市场,巨高公若有所需,朕会让少府遣人亲自送至府上。”
\n
大司农虽执掌财政,但却只涉及布帛、粮谷、盐铁之贸易,其余各类杂项营生,至于其他杂七杂八的都是替皇室执掌财政的少府的活计。
\n
自刘辩摄政以来,先是收缴刘宏卖官鬻爵、巧取豪夺积攒下来的内帑钱和十常侍家产,后是信都郡的那些世家豪门,再是刘宏的乳母程夫人和赵娆,最后是汝南袁氏以及一应门生故吏的家产,以至于即便刘辩以内帑钱承担中军开支和军队赏赐以及三河之地良家子安家费,并数次拨付支援国库,内帑余钱仍有一百四十亿之巨。
\n
国库则是经过数次征战及水利工程耗费,仅余三十几亿钱,连内帑钱的零头都不及,也难怪曹嵩如此“贪婪敛财”。
\n
但这也就是一时之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