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大司农的职位,无大过便是有大功,更何况曹嵩这些时日的辛劳。
\n
刘辩挽着曹嵩步入殿内,即刻吩咐内侍呈上糕点,并一盏特意多加了蜂蜜的蜜水。
\n
倒不是刘辩吝啬炒茶,而是曹嵩实在对先苦后甘的炒茶喜欢不起来,对他这种忙碌得几乎没什么时间歇息,乃至梦中都在盘算着临近的夏季开支用度的人而言,一盏在旁人尝来甜得发腻的蜜水,反是曹嵩的解乏良药。
\n
曹嵩目光落在桌案上的两盘糕点,伸手捻起一块缓缓咀嚼。
\n
初时如常,片刻后,曹嵩咀嚼的动作忽然一滞,眼中精光微闪,将口中甑糕咽下,带着几分惊异问道:“国家,此甑糕似与臣往日所食大不相同,口感细腻……嗯?此物怎地这般甜?”
\n
刘辩微微颔首,曹嵩以前能吃得那么胖,究其根源,便是因为他是个老饕。
\n
曹嵩常斥重金广纳各地名厨入府烹制佳肴,一口便觉察到这甑糕的区别并不足为奇。
\n
“是这豆馅不同,朕称此物为‘豆沙’。”
\n
刘辩随即传召尚方令柴玉,向曹嵩引荐道:“此乃朕之尚方令。朕偶得些新奇构想令其试制,幸未负朕望。”
\n
先秦其实就有了甑糕,只不过那时候的甑糕是周王室发明的零食“糗饵粉糍”,是在糯米粉内加入豆屑末蒸成的饼糕,然而豆馅口感粗粝,若非糯米本身的价值,根本算不上什么好东西。
\n
究其缘由,便在粗糙的豆馅上,掺杂着许多豆渣和豆皮碎末,而且薄铁锅与熬法兴起之前,豆馅仅仅只是微甜。
\n
以石臼反复舂捣研磨,再以粗布稍加滤过,虽不及后世豆沙那般极致细腻,却已能去除大量渣滓,足以称得上细腻的豆馅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