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的京都,兵部侍郎郑存一府邸的书房内,弥漫着与窗外酷暑截然不同的阴冷。
冰鉴里镇着的寒气丝丝缕缕,却也驱不散郑存一眉宇间凝着的燥郁。谋士冯道义垂手立在书案一侧的阴影里,声音压得极低,如同蛇行草窠的微响:
“大人,那几个吐蕃‘使者’,已是烧红的烙铁,握不得了。”
郑存一捻着下巴上几根稀疏的黄须,眼皮未抬:“哦?何出此言?”
“这几个吐蕃使者,实乃襄王殿下的手笔。”冯道义身子向前微倾,声音沉入幽谷,“若真在天牢里审出个子丑寅卯,坐实了襄王罪责,牵扯出天家秘辛,襄王殿下固然难堪,可大人您,夹在陛下与王爷之间,便是那风箱里的老鼠!这梁子一旦结下,便是死结。襄王坐镇西蜀,手握重兵,万一……万一逼得急了,其心难测啊。”
郑存一捻须的手指骤然一顿。冯道义的话,正正戳中了他心底那点不敢深想的隐忧。
他原想借此拿住襄王一个把柄,好出一出这些年被西蜀军需勒索的窝囊气。
可若真撕破了脸……那后果,他这侍郎的顶戴怕是顷刻就要化作齑粉。襄王跋扈,连他派去的钦差都敢当众折辱,何况他一个并无实权的兵部侍郎?
“依先生之见?”郑存一的声音干涩,喉咙里像堵了把沙子。
“让他们‘缄口’。”冯道义眼中掠过一丝寒芒,“天牢阴湿,染个急症暴毙,或是‘畏罪’悬梁,亦或‘失足’坠井……法子总是不缺的。人一死,便是死无对证。陛下要颜面,王爷要台阶,此事自然烟消云散。大人的差事,也算‘圆融’了结。”
郑存一沉默良久,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可鉴人的紫檀桌面。这浑水,他确实再不想趟了。“也罢,”他最终从齿缝里挤出两个字,带着认命般的颓然,“就依先生。”
冯道义却并未退下,反而上前半步,阴影几乎罩住了半边书案,声音带着一种洞悉幽微的森然:“大人,您不觉此事……处处透着古怪么?”
“古怪何处?”郑存一抬眼,浑浊的眼珠里透出询问。
“昨日大人刚得了这吐蕃假使的线报,今日便有御史跳出来,翻大人的旧账,时机拿捏得毫厘不爽!更有那侯家,早不来晚不来,偏生此刻登门,追问侯启林的下落。侯启林自天牢被劫,下落不明已逾一月,侯家如同哑了一般,为何偏偏此时发声?大人细思,这桩桩件件,岂非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背后拨弄乾坤?”冯道义的声音如同冰针,刺入郑存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