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几不可闻:“为家国计,宁儿……心甘情愿。”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即转为凝重:“如此甚好。切记,此人非凡俗之辈,须得善加笼络。无论于你,于大梁,他皆是不容有失的瑰宝。”
母女二人又絮语片刻家常,殿内只余扇风轻响与冰鉴融化的细微滴答声。
太福祥镇深处,新落成的“格物院”内,灯火彻夜不息。秦文几乎将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空气中弥漫着炭笔、墨汁、新刨木料以及某种金属煅烧后留下的淡淡焦糊气息混合的独特味道。
巨大的案几上铺满了图纸,线条纵横交错,描绘着超越时代认知的器械雏形——改良的水力纺车、更精密的齿轮传动结构、甚至还有蒸汽活塞的初步构想草图。
一群被秦文称为“研究员”的工匠和略通文墨的学徒围着他,屏息凝神,手中的笔飞快记录着他口中那些闻所未闻的术语和构想。
“东家,这‘轴承’……真能以精钢小珠置于内外圈之间,便能大幅消减摩擦之力?”千机坊主牛大最得意的弟子,瞪着铜铃般的眼睛,看着一张复杂剖视图,粗糙的手指在图纸上虚划,满是难以置信。
“理论上是这样,”秦文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顺手拿起旁边一个粗糙的陶杯喝了口水,心中却暗自吐槽这没有咖啡提神的日子,“关键是材料和加工的精度,得靠你们一点点试,一次次磨。记住,失败是成功他妈……呃,是必经之路。”他差点又溜出现代词汇。
虽然之前研究过轴承,但是寿命太低,现在秦文和大家,继续改进。
不远处的“仁心堂”区域,气氛同样紧张而充满探索的狂热。孙啸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正指挥着几个得力弟子小心翼翼地进行着提纯实验。粗瓷碗中,暗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在阳光下折射出诡异的光泽。“此物……当真能杀灭水中邪祟?”一个年轻弟子看着孙啸将几粒晶体投入浑浊的水样,清水肉眼可见地变得澄澈,惊得合不拢嘴。
另一侧,纱布在蒸馏过的烈酒中反复浸泡,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酒气,这是秦文要求的“消毒”步骤。
角落里,几个铁匠按图打造的古怪器械——镊子、探针、简易手术刀——正被小心地浸泡在同样浓烈的“酒精”中,等待用于那个神秘的“无菌手术”概念。没有不锈钢,一切铁器都需如此处理以防“锈蚀与邪毒”。
最让秦文近期展颜的,是琉璃坊的突破。虽然成品还显浑浊笨拙,仅限于烧制各种规格的瓶瓶罐罐,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