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和百官离开洛阳的第二天早晨,董卓一声令下,如狼似虎的甲士们踏着满地狼藉,长刀斜挎在腰间,开始了全城的驱赶。
他们踹开一扇扇木门,将睡梦中的百姓拖拽出来,白发老者被拽着花白的胡须踉跄倒地,怀里紧紧护着的瓦罐摔在地上,最后一把米撒在泥泞里。
年轻妇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孩,孩子被周遭的嘶吼吓得哇哇大哭,哭声混着妇人的哀求,却只换来得甲士更凶狠的呵斥:“走!再磨蹭一刀劈了你!”
洛阳城的大街小巷里,被驱赶的人群犹如蜿蜒的长蛇,在往城外涌动。
路边的屋舍早被拆得七零八落,断梁上还挂着没烧尽的窗纸,一些不愿走的老弱被捆在柱子上,嘴里塞着破布,眼里淌着泪,看着自家的宅院被士兵们纵火点燃。
火光舔舐着屋檐,浓烟滚滚冲上云霄,把原本还算晴朗的天空染得乌沉沉的。
有人走得慢了,被皮鞭狠狠抽在背上,疼得踉跄几步,却不敢停下。
身后是越来越近的火光和士兵的怒骂,身前是未知的长安路。
一个汉子背着病重的母亲,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碎石上,母亲咳着血,沾湿了他的肩头,他咬着牙不敢哭,怕一松劲就再也走不动。
路边时不时能看到倒下去的人,有的是饿昏了,有的是被踩踏的,甲士们看都不看一眼,只挥着刀催促着大部队往前挪。
孩童的哭声、老人的喘息、甲士的呵斥、房屋燃烧的噼啪声混在一起,成了洛阳城最后的挽歌。
有人回头望着越来越远的家,那里火光冲天,曾经的市井繁华、朱门高墙,都在这场迁徙中变成了烧不尽的灰烬,只剩下脚下的路,漫长又绝望。
赵剑蹲在山谷的山头上,青石被他磨出了一道浅痕。连续几日,他就像块钉死的岩石,目光死死锁着山下那条尘土飞扬的路。
西迁的队伍像条垂死的长蛇,在干涸的河床里挣扎。
老弱妇孺的哭嚎顺着风滚上山来,时而尖利如刀,时而嘶哑如破锣。
他看见有人被沉重的行囊压垮,一头栽进土沟里再没起来。
看见骑兵的马蹄下溅起血点,那是躲闪不及的百姓。
看见几个孩童扒着粮车边缘,被兵卒一脚踹翻在泥里,哭声戛然而止。
风里裹着焦糊味,是从东南方向飘来的。洛阳的火已经烧了好些天,白日里是冲天的浓烟,把半边天都染成了灰紫色。
到了夜里,那片火光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