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困难就是一面照妖镜,平日里衣冠楚楚的假面,在它的映照下纷纷碎裂,显露出人性最真实的模样。
45岁的老陈攥着裁员通知,推开家门时,妻子正在厨房炒菜,油烟味混着压抑的沉默。“厂里效益不好,我……下岗了。”
锅铲碰撞声戛然而止,妻子转过身,眉头拧成疙瘩:“房贷怎么办?儿子下个月的补习费呢?早跟你说别在老厂子耗着,现在好了,全家跟着你喝西北风!”老陈张了张嘴,最终只化作一声无力的叹息。
深夜,他独自坐在阳台,手机屏幕亮起,是儿子发来的消息:“爸,我把补习课退了,以后周末去奶茶店打工。”这句稚嫩的体谅,让他眼眶发烫。
令人寒心的是人情冷暖。老陈给曾经的酒友老李打电话:“兄弟,最近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吗?介绍介绍?”
电话那头传来麻将声和嘈杂的笑闹:“哎哟老陈,现在大环境不好,我这自身难保呢!”不等他再开口,电话已经挂断。
倒是曾经的下属小李主动找上门,拍着他的肩膀说:“陈哥,与其给人打工,不如咱们自己干!我手里有些客户资源,咱们合伙试试?”
年迈的老父亲得知失业的消息后,颤巍巍地从木盒里摸出存折:“拿去应急,爸老了帮不上大忙,但这棺材本你先用着……”
老陈攥着存折,发现边角已被父亲摩挲得发毛,扉页还歪歪扭扭写着“给我儿渡难关”。
创业初期,他们在破旧的车库里熬夜做方案,小李的妻子悄悄送来保温桶:“知道你们忙,炖了点汤补身子。”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某互联网公司高管老张失业后,妻子当晚便摔着离婚协议质问:“你能保证以后还能挣这么多?别连累我和孩子!”
曾经围在他身边喊“张总”的朋友,如今发消息也都石沉大海。
唯有公司保洁阿姨偷偷塞给他一包茶叶:“张总,老家带来的,提神。”这句朴实的关怀,让见惯了职场沉浮的他红了眼眶。
后来,老张在送外卖时偶遇曾经的同行,对方不仅没嘲笑他,反而介绍自己创业的项目:“张总,要不要来指导指导?您经验比我们丰富。”
在婚姻的长河里,“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道尽了太多现实的无奈。上海的林女士确诊渐冻症后,丈夫的态度也渐渐转变。
“这病就是个无底洞!”某天深夜,他突然爆发,“你能不能别拖累我?”说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