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西市的晨雾还未散尽,"九穗面坊"的蒸笼已腾起滚滚热气。
老板娘孙氏撩起围裙擦了把汗,哗啦倒出一筐新磨的面粉,雪白的粉末如冬雪般簌簌落下。她抓起一把细面,任由面粉从指缝间流淌成金箔般的丝线:"瞧瞧这面多细!用新磨盘磨的,待会儿波斯商人赛义德就来下大单!"
后院传来回应:"知道啦!笼屉早备好了!"
她扭头冲后院喊,"巧儿娘,快把蒸馒头的笼屉备好,这回得蒸够五百个!"
隔壁柳氏女织锦坊的机杼声骤然加快,像应和面坊老板娘的吆喝。
织工阿绫踩着改良织机,手腕翻飞间,五彩丝线在锦面上织出牡丹纹样。她鬓角沾着锦线碎屑,笑着对学徒说:"学好这'通经断纬',待会儿教胡商女眷,咱们的束修能换十匹波斯绸缎!"
新来的小徒玉娘红着脸追问:"真能换到会发光的琉璃瓶吗?"
惹得在场众人笑作一团。
一位年长的织工捏了捏玉娘的脸:"小妮子,到时候让你抱着琉璃瓶睡!"
建章宫的铜漏刚滴过辰时三刻。
檐角铁马叮咚,混着远处西市传来的异国口音吆喝。
刘妧案头的《市舶贸易册》摊开在晨光里,朱砂批注还带着湿润的光泽。
波斯商人赛义德订购的"九穗面粉磨盘"出货单旁,画着三个笑脸;蜀郡送来的《织锦图谱》贡样下压着张订单,十颗猫眼石在阳光下流转着神秘的光晕——这是大食商人用宝石换来的"汉家八重锦"织法,订单角落的柳氏女花押旁,还留着波斯文的惊叹号。
"陛下,太后捧着波斯琉璃瓶候着呢!"
侍女绿萼将暖砚推近,砚台里的松烟墨浮着锦梭倒影,墨香里隐隐混着西域香料的气息。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环佩相撞的清脆声响,夹杂着陈阿娇爽朗的笑声:"快些,这琉璃瓶里装着大食商人求购织法的文书呢!"
陈阿娇披着绯红织锦太后衣踏入,凤纹披帛上的金线在晨光中如流动的火焰,正映着册页上"万国来仪"四字。
她鬓边的赤金簪新缀着"丝路珠",琉璃与锦线熔铸的珠子里,还嵌着半片波斯椰枣叶。
"看看这些胡商!"她将刻着"经纬万国"的玉镇纸重重按在案上,镇纸边缘汉女织锦与胡商持货的浮雕栩栩如生,"大食商人带着女眷来西市学织锦,说要把'通经断纬'带回巴格达当宝贝!他们还说,汉地的织机比他们的毛毯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