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磨盘赚的钱比男匠多两倍,她们的馒头像云朵一样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阿娇立刻招来市舶司官员,珍珠璎珞蹭着胡商粗糙的手背:"传哀家的令!凡女户工坊愿意售卖技术者,朝廷抽成减半;胆敢阻挠技术交流者,罚没工坊三个月税银,充作市舶司奖励金!"
卫子夫展开一卷《技术交流冲突录》,册中夹着一张长安面匠行会的悔过书:"起初他们说'女子坏了祖师爷的行规',"她指着悔过书上的朱砂批注,"可当女户面坊用新磨盘做出雪白的馒头,那些男匠的妻子儿女都偷偷跑到女坊主家学手艺了。"
账册末页贴着张草纸,是渔阳李氏女儿画的"面坊传艺"图:画面上,一位女坊主正给几个男徒讲解磨盘,旁边用歪扭的字写着:"我娘说,好技术就该像面粉一样,撒开来才香。"
申时的更鼓敲过,咚咚声震得殿角铜铃轻响,也震得案头的《郡国面坊图》微微发颤。
刘妧望着图中用不同颜色面团绣着的各郡面坊分布,长安西市的"九穗面坊街"用雪白的面粉绣成,蜀郡的"米粉巷"则用米白色丝线勾勒,格外醒目。她想起早上收到的黄月英密信,信里说已尝试用面粉袋的纤维结构改良盔甲内衬,让北军甲胄轻便了两成。
陈阿娇推来一叠锦书,每一页都用彩线织着女户面坊的日常:
磨面女徒在灯下调试面粉粗细,账房女徒用"锦面算盘"核计营收,掌柜女徒与胡商比划着价格,最妙的一幅上,男女徒共抬着新磨盘,男徒在前喊号子,女徒在后笑盈盈。
"这是西市绣娘新创的'面坊十二景',"陈阿娇指着其中一幅男女徒共研磨盘的画面,"明儿就挂到各郡市舶司去,让天下商人瞧瞧,我大汉女子的手艺,既能揉面,也能赚万国的钱。"
卫子夫捧来一本皮面账本,封皮用金字写着"大汉面坊利录",翻开第一页便是王老实女儿的"九穗面坊"营收表:"每日售出馒头两千个,换得细绢十匹,其中三匹用于扩大工坊,两匹给父亲治腿伤,五匹存作购新磨盘的本金。"表后还贴着一张面票,是某位胡商预付的百个馒头定金。
殿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一群新开业的女户面坊主们捧着各色面点涌入,领头的正是王老实的女儿王巧儿,她围裙上还沾着面粉,指尖带着薄茧。
"陛下,太后,"王巧儿跪在丹墀下,将一个漆盘举过头顶,盘中是六个雪白的"九穗馒头","这是用新磨盘磨的面蒸的,比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