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彻捏着药单上的"细辛"二字,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想起陈阿娇近日常说"腰膝冷痛、手足厥逆",这不正是《黄帝内经》中"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的症状?他转身看向霍去病呈上的毒草种子,种子外壳坚硬如石,竟与李少君进献的"九转清神丹"原料一模一样。小公主忽然指着张汤腰间的算袋:"张大人腰间挂的...是不是《神农本草经》抄本?素女娘娘说,里面有误,防己与细辛同用会伤肝肾!"
张汤大惊,慌忙取下单子翻阅,果然见"防己"项下用朱砂批注着"恶细辛,同食伤肾"。刘彻看着女儿认真的模样,忽然想起今早路过承露井时,见井栏上用朱砂画着麻黄与细辛的对比图,旁边用稚拙的笔迹写着"不可替"——那分明是小公主的字迹。他蹲下身,握住女儿沾满药渍的小手,触感柔软却坚定:"阿妧告诉爹爹,这方子...真能救母亲?"
小公主仰头望着父亲,睫毛上还沾着煎药时的水雾:"素女娘娘说,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母亲喝了我配的四逆汤,出了身透汗,已经能喝半碗粥啦!"她掀开锦被,露出陈阿娇脚上的隔姜艾灸盒,里面的艾草正冒出青烟,"这叫'隔姜灸',能引火归元,太液池的宫女们都说,比她们家乡的土法子灵验十倍!"
亥时初刻,椒房殿重归寂静。陈阿娇摸着女儿发间的艾草叶,闻着她身上混着的薄荷与艾草香,忽然轻笑出声:"那残卷...当真是素女托梦?"小公主将脸埋进母亲怀里,指尖在她后背画着系统界面的虚拟图标:"是未来一个叫'东汉'的朝代,有个叫张仲景的人写的,他们管这叫'辨证论治'。母亲放心,我让太医院在西跨院种了薄荷、紫苏、防风,以后每种草药都要先在豚鼠身上试药!"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喊声里混着隐约的马蹄声——那是霍去病带着羽林卫在搜查太医院。陈阿娇望着女儿熟睡的侧脸,见她掌心胎记泛着微光,竟在月光下映出《伤寒杂病论》的竹简轮廓,每一道纹路都与系统界面的数据流重合。她轻轻握住那只小手,感受着生命的温热,忽然明白,系统带来的不仅是医术,更是改变的契机——改变宫廷权谋,改变医学桎梏,甚至改变整个时代的认知。
"娘娘,"紫萸端着温粥进来,粥里混着桂圆的甜香与粳米的软糯,"陛下说,明日起太医院归公主直管,还在西跨院设了'祥瑞药圃',专门种您和公主提过的西域草药。这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