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设备、小型金属熔炼设备,精密机械加工设备,这些在以后到木卫三也用不上,肯定要留下来的。
穿山鼠也要留下来的。
营地需要水源,可以根据液态氢和固态二氧化碳制造水和甲烷,但这种方式造出的水可不太多。
杨冬最终决定留下大部分液态氢,还有些其它物资。
火星任务只是其一。
她还需要前往木卫三执行探索任务。
星辰号升空离开。
......
杨冬教授离开的第六天。
11号仰望星空,她不需要休息的,营地内,还有二十多个机器人和穿山鼠在工作,挖掘和拓展营地内部区域,号传来消息,挖到熔岩通道。
她来到挖掘现场。
盯着面前的洞穴,没有太多犹豫,下令进入通道探查。
发现熔岩通道是好事情,可以省去许多挖掘工作。
探查工作还算顺利,下面有几条长度几公里的主干,还有许多细小的熔岩通道,形成个小迷宫。
接下来就是改造工作。
该堵的堵上,该挖的继续挖掘。
总之,有了这处熔岩通道,可以让挖掘工作变得更加容易许多,这也让营地内部空间变得非常巨大。
杨冬教授离开的第十三天。
11号准备沿着大峡谷向营地两侧探查,周围的环境必须要探查清楚的。
她先是带着几个机器人向左探查,三天行进500千米左右,探查到几处矿藏,储量还不错,其中有钛矿、富铁矿,铝矿等,接着返回营地,然后继续向右探查。
杨冬教授离开的第十八天。
11号已经到达营地右侧300多千米。
号提醒:“11号,沙尘暴要来了,咱们要不要找个地方躲避下。”
11号扫视周边,很快就发现前方有处掩体。
“咱们稍微快点吧。”
“好的。”
11号带着几个机器人极速前行,火星沙尘暴风速极高,即便是机器人,也需要适当注意的。
这是处断崖底部的巨大凸起物。
背后拐角有处凹槽。
她们躲藏进来。
沙尘暴来的很快,风速每秒160多米,巨大浓厚的沙尘遮天蔽日,清扫着峡谷的每个角落。
几个机器人紧紧蜷缩在凹槽最深处,手牵着手抵抗暴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