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天前。
星辰号进入火星同步轨道。
这段时间,杨冬教授已经熟悉星辰号全部,包括飞船的性能,以及它所携带的各类物资,还有101个机器人等。
她命令,星辰号绕火星同步轨道飞行,释放6颗多功能迷你卫星到火星同步轨道上,这样更方便以后能随时观测火星动态。
火星上有许多奇特的地方,奥林匹斯火山、类似河流的山谷、极地冰盖、蓝色沙丘、水手谷等。
肯定要逐个探查的。
杨冬在思考。
老板的任务目的很明确,首先是考察站,其次是改造火星建造人类城市。
火星大气层极其稀薄,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
如果想要改造火星,肯定要增加大气层的浓度,没有大气的隔离保护,来自宇宙的各种射线是致命的,而且,没有浓厚大气层的保护,温差变化也会极大。
如何增加大气层浓度呢?
在火星的北极极地冰盖是固态二氧化碳,海量的,也许可以引爆数十枚核弹头,在极高温度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气态,同时会产生甲烷和液态水。
当然,如果能在火星两极增加超级人工磁场,那就更加完美了。
杨冬在遐想,并让小娃根据勘探到的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还不错。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
如今,她要考虑火星考察站的选址。
在火星上。
至少目前的环境极度恶劣,考察站是前哨,为后期人类科学家前来考察的驻地。
所以,考察站最好能够建造在地下。
最终,她准备把考察站的地点选择在水手谷的谷底,水手大峡谷长度超过4000千米,最深处超过米,是个理想的营地选址。
杨冬找了处断崖,面前有数十平方千米的平坦空地,很开阔,这儿不错。
这儿位于峡谷底部,深度9200米。
营地的建造开启。
杨冬只用几天时间,就在这处断崖谷底,开拓出个营地的洞穴。
由于没有携带太多加固材料,洞穴只能依靠断崖谷底的岩壁向内,数十米的通道做好隔离带。
内部有数千平米大小。
营地需要能源。
这是核心,星辰号这次携带三代微型核聚变装置数十个,大部分都留在营地做能源供给,再留下300KG的液态氚,这样在未来几年内,就足够使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