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看着那卡死的进度条,又看看旁边工作台上几台崭新的“中华学习机”(虽然性能也一般,但处理这种分段小任务应该比老爷机快),脑子里飞快计算着。**他前世优化过无数老旧工业软件和系统,对DOS底层和早期三维软件极其熟悉!**
“孙工,”陈默试探着问,“那台学习机能用吗?我…我有个想法,也许能让重建快点?”
孙工一愣:“学习机?那是给你们学BASIC编程的玩具,哪能干这个?”
“试试嘛,”陈默坚持,“反正老爷机也卡着,闲着也是闲着。我只需要一台学习机和软盘。”
孙工将信将疑,但还是给陈默腾了一台学习机。陈默要了一张空白软盘,插入驱动。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放在键盘上,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而锐利,仿佛换了一个人。
* **咔哒…咔哒…咔哒…**
* 键盘敲击声密集而精准,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
* 屏幕上,黑色的DOS光标飞快跳动。
* 一条条复杂而精炼的命令行被输入。
* 陈默没有使用笨重的图形软件,而是直接调用CT扫描仪输出的原始数据流(孙工提供了接口说明)。
* 他现场编写了一个极简的批处理脚本,将庞大的扫描数据按空间坐标自动分割成数百个小块。
* 然后利用学习机自带的BASIC解释器,写了一个超小型的数据预处理程序,专门负责对每个小块数据进行初步的降噪和特征点提取。
* 最后,再写一个调度脚本,指挥学习机依次处理这些小数据块,并将精简后的中间结果暂存到软盘。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任何停顿思考!孙工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这哪是小学生敲代码?这分明是浸淫DOS系统几十年的老工程师在炫技!那些命令组合之精妙,对数据结构和内存管理的理解之深刻,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好了!”陈默敲下最后一个回车,抹了把额头的细汗,“孙工,您用老爷机上的重建软件,直接读取软盘里处理好的中间数据试试?应该…快很多。”
孙工半信半疑地将软盘插入那台卡死的老爷机。运行重建软件,指向软盘路径…加载数据…
**进度条这次像打了鸡血,嗖嗖地往前窜!不到十分钟,一个清晰、完整、细节丰富的合金管内部三维结构模型,就呈现在了屏幕上!**
“我的老天爷…”孙工看着屏幕上旋转的模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