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二极管。
“各位老师,同学,”陈默站在临时展台前,声音不大但清晰,“我做了一个‘光电蚊子追踪器’的升级版,想试试能不能‘看见’蚊子后,用光点‘吓唬’它一下。”
他打开自制的简陋木盒(在青河就做好的外壳):
* 前面是凸透镜聚焦的光点区域(光电探测器核心区)。
* 旁边固定着那个不起眼的红色激光二极管,前面加了个小透镜(从破玩具望远镜上拆的)。
* 电路板是重新设计的,集成了光敏电阻、晶体管放大、一个微型继电器(“行李”里带的),还有最关键的部分——一个用废旧钟表齿轮组改装的、极其粗糙的二维手动调节云台(赵铁柱手工出品),用来调整激光照射方向。
“原理很简单,”陈默尽量用孩子气的语言解释,“‘光眼睛’(光敏电阻)发现光点被挡(模拟蚊子飞过),就放大信号,让继电器‘咔哒’一声吸合。”他按下演示按钮,继电器清脆地响了一声。“吸合的时候,本来断开的电路就通了,这个小红灯珠(激光二极管)就亮了!”
他用手在光点前一晃,继电器“咔哒”,一道细弱的红色激光束瞬间射出,打在对面白墙上,形成一个红色小光斑!
“哇!激光!”台下发出一阵惊呼。这玩意儿比太阳能小车酷多了!
“不过,”陈默耸耸肩,一脸“无奈”,“它只会亮一下,而且方向是固定的,打不到蚊子。所以我还做了这个‘手动瞄准器’(指齿轮云台),得用手拧着追蚊子,太慢了。”他笨拙地拧动旋钮,激光点在墙上缓慢移动。
演示很“挫”,效果远不如他之前的光电探测器。几个评委老师(省科协的)笑着鼓励了几句“想法很好”、“激光应用很有创意”,但显然没当回事,重点表扬了另一个孩子做的“自动浇花装置”。
陈默平静地走下台。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个有点创意但很粗糙、半成品般的“玩具激光枪”。既展示了“兴趣方向”(光电探测+激光),又隐藏了真正的技术意图和进度(闭环控制、快速响应)。
张振华在台下,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这孩子分寸拿捏得极好。
展示结束后,陈默故意磨蹭到最后收拾东西。一个穿着深蓝色中山装、戴着黑框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胸前挂着“特聘顾问”的牌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朋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