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拆开材料包里的元件,像一位老练的工程师审视着新到货的零件,大脑飞速运转:“蜂鸣器电路的核心是振荡器…频率可调?太阳能板效率太低…电磁铁磁力太弱,驱动不了精密机构…嗯,这个光敏电阻质量似乎比我自己淘的好点…” **他迅速在脑中完成了对这些“玩具”级元件的性能评估和改造潜力分析。**
科技小组活动时,张振华敏锐地察觉到了陈默的变化。当其他孩子兴奋地组装着电磁铁吸起小铁钉时,陈默只是快速完成了基础组装,然后就拿着万用表(张振华带来的)专注地测量着不同线圈匝数下的电流、电压和磁力变化,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数据,眉头微锁,似乎在寻找某个临界点。
“陈默,对这个电磁铁有想法?”张振华走过去,轻声问。
陈默抬起头,眼神里没有孩童的炫耀,只有专注的思考:“张老师,我在想,怎么让它力量更大,反应更快。材料包里给的漆包线太细,铁芯也小。如果用更粗的线,绕更多圈,配上更强的电源(比如多节电池并联),再找个导磁更好的软铁芯…是不是能吸起更重的东西?或者,吸合、释放的速度能不能更快?” **他描述的不是“好玩”,而是对“电磁作动器”性能参数的优化方向!**
张振华心中一震!这绝不是普通二年级孩子能提出的问题!这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直指工程应用的核心——**性能优化!** 他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尽量平静地引导:“想法非常好!这就是工程设计的思路!不过,力量变大,耗电也猛,发热也大。快慢呢,除了电源和线圈,还和铁芯的剩磁、机械结构有关。我们可以一步步实验,先试试加粗线径和增加匝数?” 他内心惊叹:这孩子脑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
就在陈默沉迷于如何压榨“玩具电磁铁”的极限性能时,一封盖着“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红头大印的公函,悄然送达红旗小学王校长案头。
公函措辞正式,大意是:省科委下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指导办公室”,看到了《少年科学画报》关于陈默同学的报道,对其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深表赞赏”和“浓厚兴趣”。为“进一步了解基层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情况”并“发掘培养优秀科技苗子”,特委派两位同志(李科长、孙干事)于下周前来青河县红旗小学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希望学校予以接洽配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校长拿着这封措辞客气但分量十足的公函,手都有点抖。省科委!这可比省城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