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着千临轻描淡写的描述,在场的几位技术人员却感觉像是在听神话故事。液氦啊!那是何等金贵和难以掌控的东西!在他们印象中,那都是需要极其庞大复杂的设备、耗费巨额资源才能得到的战略物资,现在竟然被她说得好像用几个氢气瓶和特殊合金就能“搓”出来一样?
虽然依旧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千临那冷静自信的气场和霍凌风团长近乎无条件的支持下,没有人再提出质疑。整个临时项目组,都以一种近乎狂热的状态投入到了这场“化凡铁为神器”的技术攻坚战中。老专家们贡献出自己几十年的实践经验,负责解决各种工艺难题;年轻的技术骨干们则发挥动手能力强的优势,按照千临的指令,小心翼翼地对设备进行改造和组装。
实验室外,冯毅带着两个警卫,如同门神般守在门口,谢绝一切非必要探访。霍凌风也几乎每天都会过来一趟,不打扰,只是静静地在门口看一会儿千临忙碌的身影,眼神复杂。他既为千临展现出的超凡能力感到振奋,也为她所进行的这项研究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和未知变数而隐隐担忧。
“破译迷踪”的任务时限,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千临头顶。但有了白墨提供的图纸“外挂”,原本不足15%的任务完成可能性,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计算机资源不足的问题,千临通过优化算法和并行处理部分缓解;关键材料的匮乏,则寄希望于这些“土法上马”的自制设备能够尽快产出成果。
就在千临这边热火朝天地进行技术攻坚时,白墨的“健康加油站”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生意实在是太火爆了。最初只是赵峰他们那帮特战队员光顾,后来消息传开,普通战士、技术兵、机关干部,甚至连一些家属区的嫂子们,都闻讯而来。每天一到饭点或者训练间歇,医疗区旁边的小仓库门口就排起长龙,队伍长得让路过的政委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白墨做的东西,不仅仅是好吃,更重要的是那实实在在的效果。补充体力、缓解疲劳、提神醒脑……这些效果对于高强度运转的基地人员来说,简直是刚需中的刚需。搞钱点像潮水般涌入白墨的系统账户,距离兑换那些昂贵的商城物品又近了一大步。“健康加油站”的搞钱任务进度条也早已过半,距离拿到800搞钱点和那个诱人的“便携式药材分析仪”指日可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基地的后勤仓库里,李副主任铁青着脸,看着桌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