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除却石像,驱邪画也颇得时人喜爱。画师们将那登天的少年画作银铠持打神鞭的武将,宣称有同澡秽除凶之效。若是正逢年节,便把那文易情画作个着赤红班衣的道士,看着极喜庆隆重。
\n
卖木刻、石刻、祛邪画儿的已是如此,连秦楼楚馆也来凑趣。小倌们涂脂抹粉,勾出柳眉凤目,身上披一件松垮直领袍,口口声声称自己是文家的落魄子弟,文试灯不在后便被卖到馆里做皮肉生意。孤老起先尝个鲜,见了兴致勃勃,邪念大动,可后来见怪不怪,哪怕是真文易情来倚门卖笑,倒也不稀罕了。
\n
这一日,黎阳里的青楼醉春园里来了位稀客。
\n
清早,醉春园的小厮儿绛烛起来倒夜壶。正在河边刷着尿鳖,却见有一身影穿过竹树而来。他以为是有人翻墙欲偷香,立马撇了壶,站起来叫道:
\n
“什么人?站住!没从正门走,是想偷食么?”
\n
那人拨开芭苴叶子,朝他走来,这一眼却教绛烛看呆了神。来人是个高挑少年,面如澄月,眼似寒星,英秀绝伦。虽有晓风杨柳之姿,更有崚嶒锋锐之感。他一身赤色箭袖法衣,腰悬桃木剑,像是个道士。
\n
道士并不少见,少见的是这容貌,比在园里的头牌皆秀丽上几分。绛烛见了他,竟觉得有种说不出的面善。那少年道士见了绛烛,笑了笑,揖道:
\n
“小兄弟,不知近来园里有收留甚么乞索儿么?”
\n
绛烛愣愣地摇头。那红衣道士伸手入怀,取出一只小木雕。那木雕上刻的正是曾铸成神迹的“文易情”的模样,只是兴许是从荥州传来的,脸与本地的不大像。
\n
“我在寻一个与这生得极像的人。”少年道士又道,“小兄弟,你再想想,园中有此人否?”
\n
自文易情铸得神迹后,园里的红倌个个都爱作此打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