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慎重,不能因为他们的无名而忽视他们的重要性。
刘徽既然提出,刘彻断不可能当作不知道。也明了刘徽打的主意。
“河西各郡都安排好了?”刘彻似是随口问上一问,刘徽应了一声是,刘彻道:“小吏之事,让谁先来试试,成果不错再推行。”
近些年刘彻也养成一个习惯,不见兔子不撒野。
“那不如从河南开始。”好啊,刘徽能做好的事,有利的事,与其全把事情由她来做完,不如交给人一道试试。成了,好例子用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正好陈荷去河南也是要帮忙处理棘手的事,一事不烦二主,一道让陈荷试试。
卫青在这些政事上一向不发表意见,闻刘徽对陈荷流露出的信任,还是更愿意相信刘徽。
河南的情况不同寻常。一个接一个的世族闹腾,都不肯搬离,陈荷去负责此事,真不怕把人得罪透?
得罪世族的下场会如何?
卫青不由的想到一个人,商鞅!
陈荷,是否知道她所面临的局面?
朝会后,卫青和刘徽在一道,又不说话,看在眼里的刘徽干脆停下,“舅舅,想出头,只走寻常路,郎君可以,女郎不能。河南之事自打闹出来,陈荷自荐了一回。其中的利害关系她了然于胸。西域的事,她露过头了,她如今想要得到的是父皇的重用。一把剑如果无人拿起试试,任它再锋利也只能蒙尘。”
刘徽知道卫青的操心,当舅舅的真是操心的命,操心完一个外甥还有另一个外甥在那儿。
陈荷于卫青而言是比不上刘徽更亲近不假,凡事卫青不会过多过问。
但调往河南一事,非同小可。
刘徽推荐陈荷的事闹久了,汲黯一直扣着不答应,卫青以为有汲黯的反对,此事是成不了的。没有想到最终还是让刘徽促成了。
卫青不作声,但刘徽一语道破他心中的忧愁。
“舅舅,我们敢出头,我们都想过我们会有的遭遇。”女郎不易,刘徽走到这一步不容易,陈荷同样也不容易,因此,无须多想。她们只会捉住一切可以让她们出头的机会。
卫青不由的望向刘徽,“后路你们想过吗?”
低头一笑,刘徽道:“舅舅,我们谁也没有后路。”
我们,可就不仅仅是刘徽和陈荷而已。而是卫、陈各家都一样,没有所谓的后路。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