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修城安民,开荒修渠引水之类的事,陈荷都显露出她的才能,更得刘徽委以重任。
刘徽不在河西的时间,河西一应政务都由她来全权负责。包括和西域之间的往来。
成果如何,那一个接一个的政绩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哪里由得人忽略。
比起其他让刘徽认为该提拔的人,陈荷的政绩绝对是最拿得出手的。
文能安天下,武能开疆辟土。
汲黯唯一所能拿不准的独一样,那就是陈荷是女郎。
如果捏着这一点能够说服刘彻,让刘徽往后不会再生出不用女郎们的想法,不如一个个想法子如何不让刘彻再用刘徽。
不不不,如果早些年他们一块使劲或许有可能拦住不让刘徽出头,眼下无论在文治武功上,还是对外震慑上,刘徽都成为传奇,没有一个足够的理由想让刘彻不用刘徽,绝无可能。
不可能的事自不必再提。真不想让刘徽和其他的女人出头,想办法把人解决最好。
最终,陈荷调任一事定下。
有了陈荷调任的事。
刘徽还提及一件事,“各地小吏众多,也是时候该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有能力的升一升。儿臣提议,不仅是各地的官员要考核,小吏也要考上一考。”
小吏!有很多人是不屑的。以为刘徽又在胡闹。
然刘徽行事从不胡闹,更多是想方设法的完善某一种制度。
刘彻相对更了解刘徽意图,冲刘徽昂首道:“依你所见怎么考?”
“既让人升一升,就按考核官员的标准来。他们多是各有一技之长,不妨考其所长。地方上的官员,若是认为小吏不好,要换的,也报不上来。能够左右官员的小吏,也有意思得很。”刘徽不紧不慢的道出一番话。
终于有人捉住一个重点。能够左右官员的小吏。有那样的小吏?
一个当然是不可能做到,要是上下团结呢?
小吏使坏,让一个当官的动弹不得,甚至为之付出代价,刘徽有幸见识过。
这也是为何鸣堂会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为的是可以有换下所有人的准备。
不过是以前的成果不明显,刘徽只能静静的让刘彻从部分地方开始,从而换下一些人看看成果,好让刘彻知道何所谓小卒也能翻盘。
想当年大汉的开国功臣里,丞相萧何正是小吏出身。其他同为小吏的开国功臣好几个呢。
能干事的小吏有本事翻天,小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