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从左李二人手下第一商业操盘手的互攻行为,更是可以看出湘军与淮军之间剑拔弩张、势不两立的内幕。外国列强,包括日本人,见微知着。日本人更是在其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待自己的海军实力刚刚可以对抗大清,便毫不犹豫地开展了甲午战争。战争的结果证明,外国列强判断的,中国已是一盘散沙,完全是正确的。
王炽当时作为商业实力略逊胡、盛,政治靠山更是远不如此二人的中国前四的商业巨子(另一位是乔致庸),对于这种没有底线、杀人诛心的做法非常不以为然,但也无可奈何,终日担心自己成为盛宣怀代表的官僚资本的下一个蚕食目标。
出国之前,王月生私下跟王炽多次分析,安慰老人家。但当时王月生并未显露出什么经天纬地之才,而且是嘴上无毛的年龄,并不为王炽所信。只不过王月生可以提供大量来路不明却适销对路的商品给自家商号,赚取了大量的利润;且王月生除了自家老爹草创的那个药房被他接收后改成宝芝林,并且悄然稳步发展,其他的精力和财力都用于创办那个老营,一心要做海外市场和国内工业化的样子,并不对家族传统的钱庄和商号有任何觊觎之心,所以老爷子认为起码王月生的很多判断是中立、持中之意。
只有自己本着投入不大、风险很小、收益却可能无穷的想法,相信了王月生对于庚子之变的预判,并因此按照王月生的步骤派出了一些力量,结果几乎像剧本一样完美地符合了王月生的判断,为自家获取了难以描述的政治资源,这才让王炽对于大哥的唯一子嗣另眼相看。
王月生听到老人半是担忧、半是询问的话语,淡然一笑,道“晚清四商,胡盛王乔,也就王家能持续两代而已”。
见老人一副惊悚的神情望向自己,王月生顿时醒悟,自己说秃噜嘴了。老爷子却是不肯放过他,问“晚清?大清真的气数将尽?王家真的只能持续两代?”
王月生也不能说什么,重重地点了点头,道“大清,没救了。王家,还有戏”。
老人闭目不语,最后缓缓道,“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我跟你爷爷兄弟俩筚路蓝缕,白手起家,一代人成就了这般局面。我看你大伯也是个可以守家之人。后面的事情,就是你们的事情了。把刚才咱爷孙俩的话,跟你大伯再学说一遍。有什么该做的,能做的,你们叔侄商量着办吧。有些事情,王家不适合做的,你单独来做。我和你大伯会支持你,也算给王家留一条后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