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炽欣慰地看了看这个侄孙。他太了解这个孩子了,几乎不与官府和世家大族交往,在家里,除了对自己和长子私下里说些心里话,对族中其他人也从来不说深入的话,更不去牵扯各房之间的是是非非。这次真的证明了这小子有未卜先知的本事,而且又直言不会造反遗祸全族,那还怕什么。能够预知祸福,趋利避害谁不会啊?有这个大本事,别的哪怕一无是处,也足够家里把他高高地供起来。
“爷爷是被当年李中堂和盛宣怀对胡雪岩赶尽杀绝的做法吓坏了呀”,王炽犹心有余悸道。王月生知道那件事,对于整个中国的商界打击有多大。
胡雪岩是有名的“红顶商人”,船政、钱庄、当铺、草药、生丝、机器、乃至外资贷款,多种产业无不经营得风生水起。盛宣怀是上海交大、天津大学和张裕葡萄酒的创办者,旗下轮船、矿山、电报、铁路、纺织等产业无数。胡雪岩与盛宣怀的初次见面时,胡雪岩已经财大气粗,而盛宣怀则还是李鸿章麾下不起眼的小幕僚。然而,这两位商界精英却因分属不同的权力阵营,加上对金钱的极度渴望,最终成为了不共戴天的对手。
胡雪岩投靠左宗棠为代表的湘军系,以军费垫付为杠杆,通过钱庄放贷、生丝垄断牟利,,很快成为晚清首富。而盛宣怀依靠李鸿章的淮军系,主导洋务运动(电报、铁路、轮船招商局)。1878年左宗棠西征新疆时,胡雪岩垫资军饷,但盛宣怀通过李鸿章截留各省协饷,导致阜康钱庄现金流紧张。同时,盛宣怀向清廷举报胡雪岩“虚报运费”,引发朝廷对胡的财务审查。
当时,胡雪岩囤积生丝试图垄断出口,盛宣怀联合沪上买办抛售生丝,压低价格,迫使胡雪岩贱卖囤货,亏损约600万两。盛宣怀还买通欧洲商人,绕过胡雪岩直接采购印度生丝,釜底抽薪。1883年法越战争爆发,左宗棠被调往东南抗法,胡雪岩失去政治庇护。盛宣怀策动债权人集中提款,同时散布“阜康钱庄亏空”谣言,引发挤兑潮。半月内,阜康全国分号相继倒闭。
李鸿章授意言官弹劾胡雪岩“贪墨军饷”,清廷抄没其家产,胡雪岩于1885年破产忧死。
盛宣怀这种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不惜与外国势力勾结对付中国的商业对手,还利用行政手段开展不正当竞争,比如利用自己掌握下的国家电报网对商业对手进行监听,以及最后赶尽杀绝的做法,真真的突破了当时中国商人之间对于官商勾结、内外勾结的道德底线,形成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作风。
小主,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