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月生回到云南后,就立即发现了当年革命前辈为什么有很长一段时间用小米来做货币单位,动辄就说工资发多少斤小米,或者一顶军帽折多少斤小米什么的。自己在前世后世之间倒腾物资,换算起来很麻烦,还真的是用个货币之外的一般等价物来折算比较方便。于是,在云南时期,他计算前世后世货币的比价,就是按照大米的购买力来折算,即前世云南一两银子合后世人民币330元。
后面三个压轴的百年野生灵芝、麝香和虎骨被王月生划去。见李掌柜和刘管事一脸好奇,王月生解释道,“我的想法是,咱们的药房,今后一方面向百姓销售药品,一方面要向百姓收购药材原料。只有每个行业都想到要让我们的客户同时也能从我们身上挣到钱,最后我们才能持续不断地从我们的客户身上挣到钱。这个道理我说过很多次,但确实不容易理解。只能在执行中加强理解了。总之,我们需要的是持续稳定的货源,而且是大宗商品,那种靠天吃饭,今天有明天无的,哪怕它是万年朱果、千年人参,咱们都不要。唉,工业化的思路跟你们暂时讲不通”。
他也是被冯小姐催了几次,说那个闺蜜朋友让他提供云南有机绿色农产品供货计划,而自己发现,如果现在推行这种后世对前世的政策扶持性采购,会增加前世地主阶级的收益和议价能力,很难将福利传导到农民个体,反而会造成今后自己推行土改的难度后,打算消极怠工,被冯小姐看出来,提议他转向做中药原料生意,这个东西地主垄断不了。王月生一听有道理,但很好奇冯小姐为什么会有地主这个概念,冯小姐随口说就是个比喻,把事情糊弄过去了。
事情商量暂告一段落,李掌柜和刘管事告辞离开。王月生将那些中草药放进系统空间,自己按计划出门,奔城中的王宅而去。
王宅在昆明正义坊的南正街,是座占地约5亩的三进四合院,主院为“同庆丰”商号总部,后院为家族居住区,侧院设银库、账房。围墙高3米,设角楼了望,院内有深井、藏银及贵重药材的地窖等。
王月生从马车上下来,先见到两尊衔珠石狮,青砖影壁上錾着《朱子家训》残句,苔痕漫过"器具质而洁"几字。门房早已卸了槛栅,却只开东侧边门,四个着靛蓝短打的仆役垂手分立,见少爷轿至,齐齐躬身却不言语,独有一鬓发斑白的老苍头碎步上前,袖口露出的银鎏金怀表链子晃了晃,声音轻得似怕惊了檐角铜铃:"老爷晨起在佛堂诵经,特嘱老奴引少爷走西花厅候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