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加快勘测步伐,昆明至河口段线路争议激化。云南士绅和官员,如云南巡抚李经羲,反对铁路通过农田和祖坟,丁振铎被迫在“朝廷压力”与“地方民怨”间斡旋,导致工程进展缓慢。
法国人修建滇越铁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法国资本试图控制个旧锡矿,通过代理人贿赂云南矿务局官员,引发本地矿主强烈不满,丁振铎暗中支持士绅抵制,延缓法国渗透。另外,法国要求降低云南与法属印度支那的关税,遭云南布政使李绍芬以“财政拮据”为由拒绝,双方陷入僵持。
今年5月,原云南巡抚裕祥因“办事不力”被调离,由李鸿章的侄子李经羲接任。李倾向务实外交,但与丁振铎在“联法抗英”策略上存在分歧,形成督抚制衡局面。
昆明知府唐炯被弹劾“纵容亲属垄断盐务”,7月遭革职查办,引发官场震荡。新任知府刘春霖上台后整顿盐税,触及既得利益集团,导致短期内行政效率下降。听到这里,王月生盯住刘管事的眼睛,刘管事会心地点了下头,王月生就知道,这个既得利益集团,必然有自己这个王家在内。毕竟,作为此时的云南首富家族,不插手盐务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自己现在既不想介入,也没到切割的时候。
他继续听刘管事的汇报。军事上,为防范北方难民涌入和哥老会活动,昆明绿营增设城防岗哨,并招募地方团练协助治安,军费开支增加引发布政使司与总督府的矛盾。滇缅边境英国驻军频繁越界勘测,腾越镇总兵张松林向昆明急报“英人图谋片马”,丁振铎下令加强边防但避免直接冲突。
社会动向方面,北方战乱导致部分难民经四川进入云南,昆明设立临时粥厂赈济,但资金短缺引发士绅抱怨“与民争利”。8月广西爆发鼠疫,昆明官府紧急封锁滇桂商路,并在城郊设隔离区,由巡警督办防疫,但因医疗落后收效有限。
听完这些简报,王月生大概了解了此时昆明几大政治巨头各自的政治立场和彼此的关系。总体说来,就是总督丁振铎维稳优先,对外不直接对抗,对内平衡各方势力;巡抚李经羲低调务实,对外倾向“以法制英”,对内有限维新;知府刘春霖理想主义、铁腕反腐,但缺乏政治妥协经验。
王月生想了想,跟周掌柜和刘管事先谈论起宝芝林在云南的扩张事宜。因为这个议题之前王月生在通过约柜投放后世物资和回收前世物品及财物时,已留书布置过,所以二人都是有备而来,而且是按照王月生的要求,各自独立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周掌柜的方案是:争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