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举太子,稳固东宫。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划过。
“嗯……”皇帝似在斟酌,也像是忍过又一波头痛。
就在众人屏息凝神之际,他抬眼,目光最终落在熹妃身上,又缓缓扫过阶下群臣:“熹妃之言,正合朕意。”
“太子楚玉衡听旨!”
楚玉衡心中一凛,立刻出列,跪倒在阶前:“儿臣在!”
圣旨已下,每一个字都如同鼓点,敲在所有人心上。
太子代行封。
这不仅仅是一次祭祀,更是陛下对太子何等的信任与器重!
几乎是向天下宣告,东宫发地位不可动摇!
“儿臣……叩谢父皇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楚玉衡的声音带着激动,深深叩拜下去。
皇帝挥了挥手,似乎耗尽了力气,由内侍搀扶着离开了龙椅。
太子起身,面上带着红晕,强压下心中翻江倒海的激荡。
他沉稳地立在阶前,目光扫过下方垂手而立的群臣,一股无形的威仪悄然散发。
而群臣中,几位大臣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挫败。
其中一位,正是向来以晋王楚玉浔马首是瞻的礼部尚书张龄甫。
他老谋深算的脸此刻几乎僵住,原本为鼓动皇帝亲临泰山而准备的一肚子腹稿,那些可以趁机为晋王谋取好处的算计,顷刻间被这道旨意击得粉碎!
他眼前发黑,身子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
泰山封禅,这样的荣光,竟落在了太子头上!
那晋王殿下今后的路,还好走吗?
张龄甫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出了一身冷汗,只觉得前途一片灰暗。
……
风,刀子似的刮过都察院衙署的廊柱,发出呜咽般的哨音。
值房里,灯烛却常亮至深夜。
白怀瑾端坐案后,身形在跳跃烛光里拉成一道固执的影子。
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卷宗几乎将他淹没,笔尖悬停在半空,目光死死锁在一份关于两淮盐课运输清册的抄件上,指尖因为用力显出青白色。
屋角的炭盆快要熄灭,寒气丝丝缕缕渗入骨髓,他却似无所觉。
门外响起不轻不重的叩门声。
太子身边得用的老内监常顺躬身进来,将一小叠用明黄锦缎封套的文件轻轻放在案头一角,声音恭敬里透着凝重:“白大人,太子殿下刚呈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