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面上的喜色突然一滞,一阵剧烈的疼痛毫无预兆地在额角炸开,后面的话硬生生断在喉咙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身形晃了一下,脸上血色瞬间褪去,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手指狠狠掐住御案边缘,才勉强稳住。
殿下群臣的心瞬间被高高悬起。
礼部尚书张龄甫上前一步,强压着担忧,躬身禀道:“陛下,此乃天降祥瑞,佑我西魏!臣斗胆奏请,依我朝传统,有此大捷,当行泰山封禅大典。”
“封禅……封禅……”皇帝低喘着气,忍耐着痛楚。
他知道礼部为了这次大典早已悄悄准备多时,如今确是最恰当的时机。
可这该死的头疾……
他连坐稳龙椅都艰难,又如何能经得起路途跋涉,攀登泰山?
大殿内一片死寂。
皇帝的喘息声都清晰可闻,所有大臣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陛下,”柔婉而关切的声音从宝座侧后方传来,熹妃扶着身旁小宫女的手臂缓缓起身,走至阶前,盈盈拜下,“龙体为重啊!封禅大典固然紧要,但陛下圣躬违和,万万经不得长途辛劳。臣妾斗胆……”
她微微抬首,眼波流转,带着恭敬与忧虑,看向强忍痛苦的帝王:“臣妾听闻太子殿下近一年来,勤勉为政,协理朝务井井有条,体恤百姓,颇得民心。值此天佑西魏之际,或可由太子殿下代陛下东巡泰山,主祭天地?此一来,全礼制以谢天恩;二来,亦是陛下慈父之心,为太子殿下铺陈声望根基?”
熹妃的话音落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激起无声的震动。
太子代祭?
这……闻所未闻!
无数道目光霎时汇聚在太子楚玉衡身上。
他微微垂着眼,似乎有些猝不及防,但脊背挺直如初冬的修竹。
龙椅之上,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越过熹妃看向沉默的太子楚玉衡。
这一年来,太子的谨慎务实,逐渐在政事上显露出的沉稳,确实让他刮目相看。
尤其是平定江南钱粮贪墨一事,手段稳健,颇识大体。
他再看向下方臣子,熹妃温婉体贴地为他解决了眼前的难题,也点出了太子已深得部分朝望的事实。
最重要的是,这提议让他有了光明正大的台阶。
全了封禅大礼,宣示国威,又避开了自己这力不从心的病体,还能顺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