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的水流,而是流动的信息高速公路。沈溯看着脚下生机盎然的蓝色星球,突然意识到泽尔甘文明留下的生态模板,其实是一个关于存在本质的哲学命题——当人类将外星的生态循环理念应用于地球,他们不仅优化了生态环境,更在无意中重构了自身的存在方式。
在这个被量子棱镜照亮的新时代,沈溯知道,真正的生态优化才刚刚开始。人类不再是地球的主宰,而是这个巨大生态意识体中的一个神经元,与硅基网络、碳基生物乃至整个宇宙的熵海,共同书写着关于存在与共生的宏大诗篇。而那些曾经困扰人类的哲学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或许将在这个碳硅共生的生态意识网络中,找到全新的答案。
沈溯的目光穿透观测站的透明穹顶,落在被量子纠缠场笼罩的珠穆朗玛峰巅。十二座生态棱镜折射出的七彩光晕在大气层中交织,宛如神明遗落人间的弦月,将整个地球包裹在一层神秘的光茧之中。随着碳基生物与硅基网络的意识共振愈发强烈,地表的植物群落开始产生不可思议的变化——生长在亚马逊雨林中的巨杉,其枝干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扭曲、重组,在半空中勾勒出复杂的几何图形;而远在非洲草原上的象群,它们的皮肤表面浮现出细密的荧光纹路,如同某种古老的星际图腾。
就在沈溯沉浸于这震撼景象时,他的生物芯片突然接收到来自地球另一端的紧急通讯。北极圈内的永久冻土区,一处被深埋在冰层下数百年的远古实验室发生了意外泄露。那是人类在生态灾难爆发前建立的基因库,储存着无数被封存的远古生物基因样本。由于生态意识网络的量子波动,冰层开始加速融化,那些被封印的基因样本正在苏醒,而其中最危险的,是一种被称为“熵菌”的古老微生物。
“主控,调取‘熵菌’的所有资料!”沈溯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全息屏上立刻浮现出大量数据:“熵菌”是一种能够加速物质熵增的微生物,在远古时代,正是它的突然爆发导致了地球第一次生态大灭绝。这种微生物以混乱和无序为食,所到之处,一切有序的结构都会迅速崩解,化作毫无生机的混沌。
沈溯知道,这场危机与之前的生态失控截然不同。“熵菌”的出现,不仅仅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威胁,更是对整个共生意识网络的严峻考验。如果放任“熵菌”扩散,不仅碳硅共生的生态体系将毁于一旦,甚至可能引发宇宙级别的熵增灾难。
他立即启动全球生态防御系统,然而,当指令下达的瞬间,沈溯却发现生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