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专仓’,由玄夜卫与边军共掌钥匙,每月对账,缺一石粮都要严查。”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王尚书,此事若办不好,休怪朕无情。”
兵部接到诏令后,军器监监正赵谦却暗生贪念。他召集工匠头目密会,烛火在昏暗的作坊里跳动,铁砧上还堆着未完工的甲片。“新式札甲要十斤铁料?” 赵谦捻着胡须冷笑,“咱们用七斤就行,省下的铁料熔了卖钱,监工的玄夜卫我已打点好,他们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工匠头目面露难色:“大人,七斤铁太薄,挡不住箭矢啊……” 赵谦猛地拍案,铁屑溅起:“边军死活与你我何干?李穆倒了,咱们正缺银子补窟窿!玄夜卫的沈炼虽是谢渊亲信,但他手下总有贪财的,五十两银子就能买通一个眼线。”
消息很快传到谢渊耳中 —— 玄夜卫缇骑在军器监外蹲守,见赵谦深夜送银子给监工的缇骑小旗。谢渊在风宪司值房踱步,窗外蝉鸣聒噪,他对沈炼道:“军器监是要害,赵谦敢顶风作案,背后定有兵部官员撑腰。你别打草惊蛇,盯着铁料出入库记录,查清楚缺的铁料去哪了。”
与此同时,九边烽燧修造也出了岔子。宣府总兵报 “已修烽燧五十座”,玄夜卫实地查验却发现,三十座只是 “旧燧刷漆”,二十座 “砖石未砌实,一推就晃”。负责监修的兵部郎中张俭是王佐的门生,他在给兵部的奏报里写 “工程浩大,需增拨银三万两”,实则将半数银子纳入私囊。
谢渊拿着玄夜卫绘制的《烽燧虚实图》入宫,图上用红笔圈出 “虚修” 的烽燧,密密麻麻如繁星。“陛下,宣府烽燧十有八虚,张俭还虚报工价。” 他指着图中一座烽燧,“这座号称‘砖石加固’,实则只用黄泥糊了层皮,遇雨就塌。”
萧桓望着图上的红圈,想起南疆叛军突袭时烽燧迟报的惨状,气得将茶杯摔在案上:“这群蛀虫!拿边军性命换银子!” 他对谢渊道:“让玄夜卫锁拿张俭,查他的账本,看看王佐知不知情。”
德佑三十一年冬,玄夜卫指挥使沈炼带着缇骑在军器监废料堆里整整翻查了三日。寒风吹过堆积如山的铁屑与废甲片,发出呜咽般的声响,缇骑的手指被冻裂的铁料划破,渗出血珠也浑然不觉。直到第三日黄昏,沈炼在一堆焦黑的残渣中发现异样 —— 几块扭曲的铁锭上,竟粘着 “军器监造” 的朱漆印记,边缘还留着札甲甲片特有的弧形痕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立刻请来京城最老的铁匠辨认,老铁匠用粗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