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字,像不像?”
谢渊接过密信,展开时动作极轻,指尖拂过纸面,感受着墨迹的厚度。“陛下,襄王的笔迹在玄夜卫有十份备案,他写‘月’字必带弯钩,而这信上的‘月’字是直笔。” 他指向火漆印,“安王的火漆印每年需在宗人府更换一次,今年的印泥加了苏合香,这印泥却只有松烟味,是旧年的仿品。”
他目光锐利:“更可疑的是,张武既是安王表侄,若真有密信,怎会主动报案?这更像有人故意让他发现,借宗人府的手递到御前。”
萧桓的指尖在御案上轻叩,声音平静:“王林在诏狱待了半月,朕倒忘了他最擅长这个。天启二十八年他构陷大同知府时,用的就是伪造密信的手段,连笔迹破绽都留得一样。” 他看向徐景,“宗人府查安王、襄王近日动向,可有异常?”
徐景连忙回道:“安王在封地修葺王府,襄王上月刚上奏‘捐粮千石助边’,皆无异动。玄夜卫的密报也说,二王近日未与京中通信。”
“看来,是有人急了。” 萧桓将密信放回锦盒,眼底闪过一丝冷光,“王林怕亲征后账册被翻,想借藩王之乱逼朕留京。他以为朕会像永熙帝时那样,一闻‘藩王谋反’就慌了手脚?”
谢渊心中一动:“陛下是想…… 将计就计?”
“然。” 萧桓点头,“让宗人府按例‘严查’,动静闹大些,让京中都知道‘藩王有反迹’。” 他看向谢渊,“你让沈炼盯紧张武,看他接下来会联系谁。另外,去诏狱‘提审’王林,故意让他知道密信已呈御前,看他会不会露出马脚。”
次日清晨,宗人府 “严查藩王谋反” 的消息传遍京师,勋贵们人心惶惶,有人偷偷给封地的藩王送信,有人跑到宫门前求见,想打探虚实。张武按王林的吩咐,在京营中 “无意” 透露密信内容,引得士兵议论纷纷,连操练都散了心神。
沈炼带着玄夜卫密探守在张武府外,见他上午去了诏狱署后门,与李忠在墙角说了半盏茶的话,李忠塞给他一个油纸包 —— 里面是王林给的银子,稳住他继续演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人,张武与李忠的对话录下来了。” 密探将监听的记录呈上,上面写着 “按计划闹大,陛下必疑”。
沈炼将记录交给谢渊,谢渊立刻入宫禀报。萧桓看着记录,冷笑一声:“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诏狱的提审室里,王林故作镇定地坐在刑椅上,铁链拖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