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大吴会典?诏狱规制》 载:“诏狱‘掌重囚监押’,设‘典狱官一员、狱卒三十人’,皆由镇刑司旧部或玄夜卫调任,需‘身家清白、无外戚牵连’。重囚通信‘需经典狱官核验、玄夜卫备案’,严禁‘私传密信’,违者‘狱卒杖毙,囚加刑三等’。藩王‘非奉旨不得离封地’,其动向由宗人府与玄夜卫‘双轨监控’,凡‘私通京官、密议军政’者,以‘谋逆预备’论罪,需‘验密信、查人证、核笔迹’三证俱全方可定罪,防‘构陷诬告’。”
深牢寒锁未销谋,暗线牵丝动帝州。
伪造藩书藏毒计,虚传反信乱宸猷。
蛛丝马迹终难隐,鬼蜮心肠岂肯休。
莫叹阴霾遮白日,清风自会扫残秋。
德佑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五,诏狱的寒气比外面的风雪更刺骨。天字牢的石壁渗着水珠,潮湿的霉味混着铁锈气,在狭小的牢房里弥漫。王林靠在冰冷的墙根,身上的囚服虽破旧,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他望着牢门上方的铁窗,雪花从窗缝钻进来,落在他枯瘦的手背上,瞬间融成水痕 —— 再过三日,萧桓的亲征大军就要出京,他必须在这之前搅乱京师,否则一旦大军离京,谢渊定会彻查军粮旧案,到那时他藏在镇刑司的赃款、私通北元的罪证,都会被翻出来,落个凌迟处死的下场。
“哐当” 一声,牢门的铁锁被打开,典狱官李忠提着食盒走进来,靴底踩在积水的石板上,发出 “啪嗒” 声响。他是王林在镇刑司时的旧部,王林倒台后托关系调任诏狱典狱官,明着看管,实则暗中传递消息。李忠将食盒放在地上,掀开盖子 —— 里面没有热饭,只有一卷用油纸裹着的麻纸,纸上沾着几粒米,伪装成 “夹带在饭里” 的样子。
“外面怎么样?” 王林的声音压得极低,指尖飞快捏住麻纸,藏进袖中。他知道李忠每次来都要经过三道玄夜卫的岗哨,说话时眼睛盯着牢门,余光却留意着李忠的神色。
李忠搓了搓冻僵的手,声音带着紧张:“亲征的龙旗都绣好了,谢御史清了京营的空额,周骥的先锋营明日就开拔。镇刑司的老弟兄说,谢渊手里的账册快查到天启二十七年的旧案了,那批…… 那批北元的战马交易,怕是藏不住了。”
王林的指尖猛地攥紧麻纸,纸边划破皮肤,渗出血珠也浑然不觉。他最怕的就是这个 —— 天启二十七年他任镇刑司指挥时,曾瞒着朝廷给北元倒卖战马五千匹,那笔账若被翻出,“通敌” 的罪名就坐实了。他深吸一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