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掩不住声音里的恐惧。他知道,自己最忌惮的事还是发生了 —— 妻弟的软弱,成了刺穿他所有伪装的利刃。
管家匆匆进来,脸色惨白:“老爷,玄夜卫在府中搜出了龙州送来的药材,里面藏着土司的密信,说…… 说愿意指证您主谋……”
李穆眼前一黑,瘫坐在椅子上。他终于明白,自己的软肋已被谢渊牢牢抓住,再嚣张下去只会加速灭亡,唯有暂敛锋芒,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此后几日,恒昌号的铺面纷纷歇业,李穆府中的宾客绝迹,连往日依附他的勋贵也避之不及。朝堂上,李嵩等人再不敢为他辩解,御史们的弹劾奏章也少了阻力。谢渊趁机奏请陛下,命三法司联合审查周显供词,同时催促龙州知府配合搜查账册,南疆的追查之路豁然开朗。
御书房里,萧桓看着谢渊呈上的《军粮案进度表》,上面李穆的名字已被红笔圈注 “待审”。他对李德全道:“谢御史果然没看错,李穆的软肋一破,他就像被抽了筋的老虎,再凶不起来了。”
李德全笑道:“还是陛下圣明,给了谢御史尚方宝剑,才能这么快击中要害。”
萧桓摇头:“是律法的锋芒,让奸佞无所遁形。”
片尾
都察院的烛火彻夜未熄,谢渊将周显的供词与龙州密信逐一比对,确认了李穆主谋的铁证。他知道,李穆暂敛锋芒只是权宜之计,暗格里的账册才是真正的杀招。当务之急,是尽快拿到龙州土司处的完整账册,让这场牵动朝野的贪腐案,在律法的阳光下彻底清算。
窗外的月光洒在案上,照亮了 “龙州” 二字,谢渊的目光望向南方,那里不仅有等待起获的账册,更有边军将士期盼的公道。
卷尾
《大吴史?德佑实录》 载:“二十九年十月廿五,谢渊奏获李穆妻弟周显供词,证李穆默许冬衣、军粮倒卖,分赃数万两。帝怒,革李穆世爵,软禁府中;周显入诏狱,三法司会审。勋贵自此收敛气焰,不敢再阻查案。
论曰:‘贪者多有软肋,或为亲情,或为财利。谢渊善察人心,以周显为突破口,一击而中李穆要害,非独赖智谋,更因律法严明,使奸佞无可遁形。软肋者,非天定之隙,实乃心贪之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玄桢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