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常说的 “百姓之味,最是难得”。百姓的拥戴,是对父亲如寒梅般坚守的最好回报。
船回姑苏,梅溪冰已结。承宗立船头,望府衙飞檐,对渊道:“玄桢,可知为何潮商屡犯?” 渊思索道:“因盐铁鱼税,乃吴越命脉,商帮欲握之。” 承宗颔首:“然更因上下相护,法纪不张。若要根治,需从制度入手,而非只诛贪官。吾等当如寒梅,从根本处扎根,为这官场风气带来革新。”
是夜,承宗在书房拟《漕运改良条陈》,渊磨墨相伴。忽闻窗外犬吠,有人投书入院,言潮商已买通司宪院御史,欲构陷承宗。承宗看罢,付之一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吾唯求无愧于天,无负于民。即便前路风雪再大,吾亦要如寒梅般,傲然挺立,不改初心。”
更漏三下,渊已盹睡,朦胧中见父亲仍在疾书,砚台里墨汁已冻,呵气成霜。烛花爆响时,父亲忽自语:“伍子胥筑城时,必想不到后世子孙,竟在自家江河里凿船偷粮。” 声音里有痛惜,亦有坚定。这坚定,正是寒梅气节的延续。
雪愈下愈大,梅枝不堪积雪,忽有折断声。承宗抬首,见窗外梅树虽折,枝头花苞犹存,乃谓渊道:“看那梅花,越是风雪,开得越盛。为官者,亦当如此。” 渊虽年幼,却将此言刻入心中,如梅枝印雪,终不消磨。父亲如寒梅般的形象,自此深植于他心中,成为他日后为人处世的标杆。
片尾
天兴三年岁末,司宪院弹劾谢承宗之疏上达天听。吴景帝览其条陈,见漕运弊案本末具陈,乃谓左右曰:“姑苏有此能吏,朕复何忧?” 然潮商势力盘根错节,暗通越国,欲借势施压。承宗知前路艰险,却不改其志,每日仍于梅溪畔审案,寒梅映雪,清名愈着。谢渊随父左右,见官场波谲云诡,亦见百姓疾苦,渐渐明了,所谓清官,不仅是不贪不腐,更是要与这整个贪墨体系相抗,如梅破寒,虽难,却必开。正如这一集中谢承宗在雪虐风饕中坚守气节,未来的日子里,他与谢渊也将如寒梅般,在困境中绽放光芒,为吴国的吏治清明而不懈努力。
(本集完)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玄桢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