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要不要处罚李信,要怎么处罚,这属于是降低损失方面的问题,在众臣讨论的时候,他的心里其实也没有停止过盘算。
“李斯?”嬴政发现平日里最爱滔滔不绝的李斯今天竟然一言不发的侍立在侧,于是点了他的名。
“臣在,”李斯走出来跪下行礼。
“你有何想法,”嬴政问道。
“回皇上,”李斯回答,“臣是廷尉,执掌的是法律讼狱之事,这刑罚之事,要定罪,得先讲究一个证据。”
“单有一条两条证据还不够,最好是形成物证人证一应俱全的证据链,还得同犯法者的行踪比对,方能定罪。”李斯说。
“今日大王同大家讨论的事情是如何给李将军定罪,如果要臣按照法律的道理来思考这个问题,臣窃以为此时议论此事过于草率。”
“从物证的角度来说,大军尚未班师,人马兵器军粮消耗几何折损几何尚未清点,无法给李将军定罪;
“从人证的角度来说,莫要说李将军并未在现场,从军的偏将士兵没有回来一个,即使是市井中传说大军兵败的所谓目击之人也没有到场的,这是人证不足。
“李将军从大梁出发,攻略了哪些城市,丢掉了哪些城市,最远进攻到了哪里,对楚军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这些行动轨迹方面的问题也全都没有比对。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法可以严,但不可以辱。如今在完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臣等在此给李将军定罪,这是在侮辱李将军,实在是不妥当。”李斯回答。
“善,”嬴政笑一笑,“李爱卿精通律法,所言有理,等李信等人班师归来,该赏该罚,我大秦自有律法在,此事交给你处理,一切但依秦律处置。”
“喏,”李斯领了喏,退下去侍候在侧。
“冯爱卿,”嬴政点了冯去疾,“臣在,”冯去疾回答。
“朕知道你是提醒朕,农业才是国家的本业,积累足够的财富国家才能安定,莫要一味的征战,而废农事。
“我秦军的兵役都是轮着来的,农业之事从来没有荒废过,种田的人为军队提供军粮也能算作是功劳,朕发动战争从来不以荒废农业为代价,请爱卿放宽心。”嬴政对冯去疾说。
“喏,”冯去疾回答。
“尉缭先生,”嬴政对太尉说,“朕知道你是从作战能够胜利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这件事的,你所讲的道理是兵家的圣人所讲过的道理,有你这样的大才来指挥朕的军队,朕创造千秋万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