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村的喧嚣与喜庆,在陈平安归来的数日后,才渐渐平息了一些。
但关于“陈案首”的种种议论,却如同初春的嫩芽,在清溪县的各个角落里,悄然滋长,蔓延开来。
陈家院内,陈平安与父母围坐在一张小方桌旁,桌上摆着几样简单的家常菜。
“平安啊,你这次高中案首,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陈山端起酒杯,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声音也比往日洪亮了不少。
“往后,咱们陈家在小河村,乃至整个清溪县,也算是能抬起头做人了。”
李秀也连连点头,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了笑意。
“是啊,平安,娘这辈子,都没像这几日这么风光过。”
“爹,娘,这些都是虚名,不必太过在意。”
陈平安给父母各夹了一筷子菜,温声说道。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将咱们家的日子,过得更红火起来。”
“平安说的是。”
陈山放下酒杯,正色道。
“你如今是秀才公了,身份不同以往。往后有什么打算,尽管跟爹娘说,我们都支持你。”
陈平安沉吟片刻,说道:“爹,娘,儿子这些日子,也一直在琢磨这件事。”
“咱们家虽然薄有田产,但终究是靠天吃饭,难以长久。”
“儿子想,趁着如今有些名望,在县城里,置办一份产业,也好有个稳定的进项。”
“置办产业?”
陈山和李秀都有些惊讶。
“平安,你可是有什么好门路?”
“儿子打算,与南淮府的墨韵斋合作,在咱们清溪县城,也开一家书坊。”
陈平安将自己的想法,缓缓道来。
“墨韵斋?”
陈山想了想,说道。
“可是那家刊印你话本的书坊?”
“正是。”
陈平安点了点头。
“儿子与墨韵斋的钱掌柜,也算有些交情。若是能与他们合股,想来成功的把握会更大一些。”
“只是,开书坊可不是小事,本钱从哪里来?咱们家……”
李秀有些担忧地说道。
“娘,本钱的事情,儿子自有办法。”
陈平安安抚道。
“儿子在府城时,已与钱掌柜初步商议过此事。钱掌柜对儿子的想法颇为赞同,也愿意出资合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