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焦点”。他们在1990年代的“掠夺式私有化”中积累财富,导致贫富差距悬殊(1998年10%的寡头掌握全国70%的财富),引发民众强烈不满;但另一方面,他们引入西方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了资源开发效率(俄罗斯石油产量从1998年的3亿吨增至2008年的5亿吨),为普京时代的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
普京时期的“寡头改造”,本质是将“资本主导”转向“权力主导”——通过打击不听话的寡头,将战略产业收归国家控制(俄气、俄油等国企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15%升至2023年的35%),形成“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这种模式在短期内提升了国家控制力,却也削弱了市场活力(2023年俄罗斯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45位),寡头们则从“权力经纪人”退化为“国家承包商”,失去了创新动力。
如今的俄罗斯寡头,已褪去1990年代的“狂野”,成为更谨慎的“财富管理者”。他们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在制度不完善的转型期,资本与权力的过度纠缠或许能带来短期繁荣,但缺乏规则约束的财富终将成为“易碎品”。正如莫斯科大学经济学教授所言:“俄罗斯寡头的兴衰,是一堂关于‘权力与资本边界’的全球公开课。”
喜欢杂论对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杂论对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