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县的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湿了兴华普法法律服务中心的玻璃门。渠成顺坐在办公桌后,手中的钢笔在卷宗上沙沙作响,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
“渠主任,您一定要帮帮我!” 林某推门而入,脸上满是焦急与无奈。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开始诉说自己的遭遇。原来,陈某因服装店经营不善欠下他 2 万多元债务,如今陈某已无力偿还,他便将希望寄托在了陈某的丈夫王某身上。
渠成顺放下手中的笔,目光沉稳地看着林某,“您先别着急,慢慢说。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讲清楚。” 在林某的叙述中,一段复杂的家庭经济纠纷逐渐清晰起来。1992 年,陈某不顾丈夫王某反对开办个体服装店,双方还签订了责任自负、收入各自支配的协议。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陈某又常以营业收入购置共同生活用品,如今债务缠身,却已无偿还能力。
“这事儿有点棘手啊。” 渠成顺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拿起电话叫来负责诉前民事调解工作的周万发。周万发快步走进办公室,他身着朴素的灰色外套,眼神中透着多年调解工作积累的沉稳与睿智。
“老周,你来听听这案子。” 渠成顺简单向周万发介绍了情况。周万发听完,摩挲着下巴分析道:“从表面看,陈某和王某有协议约定,但实际生活中又存在经济混同的情况,这债务的界定还得仔细研究。”
此时,副主任张忠民也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几本法律书籍,“我觉得得从《民法通则》关于个体工商户债务的规定入手。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关键是要确定陈某的服装店到底算个人经营还是家庭经营。”
退休后加入调解工作的戴世龙端着茶杯走了过来,“我看这样,咱们先去陈某和王某家里了解下情况,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线索。” 渠成顺点点头,决定兵分两路,他和周万发、张彩娇前往陈某家,张忠民和戴世龙去银行查询相关资金流水,周万全则负责收集类似案例资料以供参考。
来到陈某家时,屋内一片冷清。陈某坐在昏暗的房间里,眼神空洞,满脸疲惫。王某则阴沉着脸,坐在一旁一言不发。渠成顺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来意,希望能调解这场纠纷。“我们不是来逼你们的,只是想找到一个公平合理的解决办法。” 渠成顺语气温和地说道。
“我和她早就说好了,她开店的事我不管,债务也别来找我。” 王某态度坚决。周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