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每一个人,冲刷着他们最初的棱角与颜色。
当现实的铁锤一次次砸下,当理想在冰冷的规则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当坚守原则的代价沉重到无法承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个心中充满正义的少年,便在一次次的妥协、一次次的“识时务”、一次次的“不得已”中,被压垮了,消融了,最终被染上了这个时代最普遍的灰暗色彩。
清廉刚正如海瑞,他也并非是时代的主流,反而是这巨大染坊中最刺眼的异色,是权力规则运行中难以容忍的“故障”。
而他陈恪,恰恰是这个“时代染坊”里那块没被染透的“异类”。
他穿越而来,带着后世旁观者清醒的历史记忆和思维方式。
即便在此度过了近二十年,融入了血脉,通晓了语言,成为了帝国新晋的伯爵,他内心深处始终高筑着一道堤坝。
他从未真正“认同”那些被视作理所当然的潜规则和腐朽逻辑。
每每看到那些荒谬的操作,他内心涌起的不是“本该如此”,而是“岂有此理”!
这巨大的认知鸿沟和格格不入的“天真”,支撑着他一次次做出在旁人看来是“自毁前程”的举动。
他能如此“任性”,能如此“特立独行”,固然有他来自异世的灵魂因素,但更离不开那看似飘渺实则至关重要的“圣眷”。
嘉靖帝对他那近乎“宠溺”的信任,为他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这道屏障,让他不必像严嵩当年那样,为了保住官位而逢迎媚上;不必像徐阶那样,为了积蓄力量而隐忍蛰伏、甚至同流合污。
他的“根基”不在派系,不在门生,只在帝王一念之间。
这看似脆弱,实则给了他最大的自由——一种不必完全遵循“染缸规则”的自由。
他可以更像一个“异类”,一个未被完全同化的“穿越者”。
即便在这个世界生活了近二十年,他内心深处,依然固执地保留着来自另一个时空的、对“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执着。
并时刻警醒自己,不要被这个时代的淤泥完全淹没。
无论如何,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恩科会试,尘埃落定了。
无论如何,他达到了目的。
这一榜取中的,或许仍有平庸之辈,但那些真正有见识、有才干、敢于针砭时弊的“异类”文章,终于没有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