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野甚至联系了相熟的装修公司给出了初步报价,并打印出来,递给大家传阅。“我认识一家做隔音改造的,他们愿意给我们打个折,你看这个报价,还合理吧?”
小雅看着那串数字,脸色变得有些苍白。她一个月的直播收入,好的时候也就几千块,坏的时候还不够交房租。一万块,对她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第二种,经济型改善。”林野又指着第二张纸,“这个相对便宜些。厚地毯、重型窗帘、墙面悬挂吸音画/挂毯、使用指向性强的麦克风(减少环境收音)、主播脚下放置减震垫。这些加起来,估计也就几百块,效果比第一种差一些,但也能改善不少。”
“第三种,智能设备辅助。”林野拿出手机,打开一个APP,“我推荐小雅使用这个APP,它有个噪音监测功能,能实时显示室内的分贝数,超过设定值就会报警。这样小雅就能及时调整音量或者直播方式了。或者,买个这种小型噪音监测设备,放在客厅,也能起到提醒作用。”
“直播时段的黄金分割。”林野继续引导,“我们能不能商量一下,划定一些‘黄金直播时段’,比如上午10-12点,下午3-6点,这两个时间段,大家一般都在上班或者外出,家里相对人少。然后,晚上9点后到次日上午8点,午休时间12:30-14:00,这三个时间段,必须绝对静音。非黄金时段直播,音量必须严格控制,尤其避免大分贝背景音乐和尖锐喊叫。周末白天可以适当放宽,但需要提前在楼栋群里告知大家。”
“空间优化与信息透明。”林野指着小雅的直播间,“小雅,你看,你能不能把直播固定在最远离主卧和邻居主墙的次卧?这样物理距离上就能隔开一些。另外,尽可能利用衣柜等家具形成物理遮挡。还有,我们建立一个‘901直播时段预告群’,你提前一天在群里公布次日大致直播时间(精确到小时段),方便邻居们安排敏感活动,比如婴儿哄睡、重要电话会议、专注学习。”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林野最后补充,“一旦邻居在约定时段内感知到异常噪音,可以先通过私信或者楼栋群@小雅提醒。如果短时内没有改善,可以直接联系夜间值班保安,由保安上门进行友好提醒和分贝复测。当然,保安上门也是先沟通,不是处罚。”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坦诚交流、利弊权衡和小范围妥协(比如小雅承诺立即购置吸音地垫和厚窗帘作为第一步,并开始攒钱规划专业隔音;邻居们同意在非静音时段给予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