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没有急于承诺什么,他知道,处理这种邻里纠纷,尤其是涉及到新兴事物和年轻人创业的,更得慎之又慎。他先安抚了三位邻居,承诺会尽快处理,然后带着年轻力壮的保安小赵,携带一个专业的分贝仪,开始了细致入微的实地勘察。
他们选择了不同时段——清晨、午后、傍晚、深夜——在不同的位置——901室门外、楼道拐角、李女士家婴儿房、张同学的书房、王教授家客厅——进行测量。数据显示,在直播高峰期,尤其是晚上七八点到十一点,901室门外的噪音峰值,常常飙到85分贝以上,远超《声环境质量标准》对住宅区的夜间限值(45分贝以下)。甚至在李女士家婴儿房内,也能捕捉到明显高于背景值的清晰人声和节奏鼓点,分贝数也常常在60分贝左右,足以惊扰婴儿。证据确凿,不容辩驳。
第一步:倾听与理解的双向奔赴
林野没有选择直接敲开901的门,像审犯人一样去兴师问罪。他深知,这样只会激化矛盾。他先通过微信联系了小雅,预约了一个沟通的时间。小雅很快回复了,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约定的时间,林野和小赵准时来到901室门口。开门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穿着简单的家居服,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青涩,眼神却闪烁着一种与年龄不太相符的坚韧和焦虑。她应该就是小雅。
“林队?您来了。”小雅有些局促地让开身子,请他们进去。
客厅不大,但被打理得还算整洁。一面墙被改造成了简易的直播间,挂着一块不太专业的背景布,旁边堆着几箱待发货的包裹,还有各种直播用的设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水味和化妆品的味道。
面对林野出示的分贝数据和邻居们的投诉信,小雅起初还带着点委屈地辩解:“林队,我在自己家工作,已经很注意了!我每天直播那么久,嗓子都快喊哑了,没唱歌跳舞扰民吧?直播就是嗓门要大点,气氛要嗨一点,不然谁看啊?流量不好,我的货怎么卖?房租生活费都指着这个呢…我容易吗?” 她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创业的压力和邻里的指责像两座大山压在她身上,让她透不过气。
林野没有打断她,只是耐心地听着。他看着眼前这个女孩,想象着她在镜头前如何声嘶力竭地叫卖,如何用尽各种方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又如何在结束后默默收拾残局,处理订单,回复私信。他知道,直播带货虽然看起来光鲜,但背后的辛苦和压力,只有从业者自己知道。
这章没有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