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蝉鸣几乎要撕裂梧桐树的阔叶,热浪粘稠地包裹着“梧桐苑”社区,连空气都仿佛凝滞不动,带着一股闷热的味道。然而,困扰9号楼居民的不是这自然的喧嚣,而是另一种穿透墙壁、日夜不息的人工声浪——“家人们,双击屏幕666!”、“谢谢榜一大哥的跑车!”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背景音乐和主播刻意拔高的亢奋嗓音,像一把无形的凿子,一下下敲击着神经。
直播,这把数字时代的双刃剑,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切割着梧桐苑”本应宁静和谐的邻里关系。
林野的办公室案头,一周内堆叠了七份来自9号楼不同住户的投诉信,每一封都写得情真意切,又带着无法掩饰的焦躁和愤怒,矛头直指顶楼的901住户,一个名叫“小雅优选”的带货主播。信中描述得细致入微:高频次直播(常常持续到深夜甚至凌晨)、极具穿透力的互动呐喊(“家人们,双击屏幕666!”几乎成了背景音)、为了营造氛围循环播放的劲爆音乐,严重干扰了楼下801刚生育不久的李女士婴儿的睡眠,隔壁902备考研究生的张同学的学习专注度,以及对门903患有神经衰弱的退休王教授的生活作息。邻里间的火药味隔着楼道都能闻到,原本熟悉的招呼声变得稀少而尴尬。
“林队,这日子没法过了!”李女士抱着啼哭不止的婴儿,眼圈乌黑,声音带着哭腔,推开林野办公室的门,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他的胳膊,“我孩子才三个月,刚哄睡着,楼上‘OMG!买它!’一嗓子就吓醒,然后就是那震天响的音乐,整夜整夜地闹!大人孩子都崩溃了,你看我这眼袋,都快掉到下巴了!”婴儿在她怀里扭动着,小脸涨得通红,哭声尖锐刺耳。
“是啊是啊,林队,你得管管!”隔壁902的张同学顶着乱糟糟的头发,烦躁地抓着头皮,冲进来,还没进门就喊,“我背书的关键期啊,那低音炮震得我脑仁疼,根本没法集中精神,效率低了一半!上次模拟考,好几门都差点不及格,全怪这噪音!”他看起来憔悴不堪,黑眼圈比李女士还重。
“小张,你也来了。”林野让两人坐下,倒了杯温水给李女士,“王教授那边怎么样?”
“唉,别提了。”王教授的邻居,一位热心肠的阿姨代表王教授发言,“王教授神经衰弱几十年了,好不容易调养好些,现在感觉心脏都要蹦出来…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药都多吃好几回了。他本来想和年轻人沟通的,但那孩子直播时嗓门那么大,怕直接说伤和气,一直忍着,结果身体先扛不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