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热情满满。他们手里拿着印有下载二维码的卡片和小礼品(钥匙扣、环保袋等),主动向过往的居民介绍。
现场咨询点:耐心解答居民的各种疑问:“怎么绑定我的房号?”“报修怎么上传照片?”“访客二维码在哪生成?”
手把手教学区:这里是专门为那些对智能手机操作不太熟练的老人设置的。保安队员们一对一、手把手地教他们下载、注册、绑定房屋信息、演示核心功能。“大爷,您看,点开这个‘报修’,选‘楼道灯不亮’,拍个照片,点提交,就完事了!物业那边马上就能收到!”小王保安的声音温柔而耐心,一遍遍重复着操作步骤。
有奖体验活动:鼓励居民现场体验APP功能:成功绑定房屋获得抽纸一包;成功提交一条模拟报修获得洗衣液一小瓶;成功缴纳一笔模拟物业费获得环保袋一个。小小的奖励,带来了大大的动力。
功能场景演示:模拟访客到来,业主现场生成二维码,保安在门禁处扫码验证放行,整个过程快捷流畅,引得围观居民啧啧称赞,眼中满是惊讶和向往。
起初,不少老人持观望甚至抵触态度,眉头紧锁:“我大字不识几个,玩不转这高科技玩意儿!”“手机就接打电话,别的我学不会!”“你们别是想套我们信息吧?”林野和队员们不急不躁,一遍遍解释APP的安全性,强调其带来的便利,特别是对于报修和查看通知的好处。他们用实际案例说话:看到别人家孩子通过APP轻松扫码开门,看到老王头在保安小赵的帮助下成功提交了水龙头漏水的报修单并很快修好了,老人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态度逐渐松动。林野还特意安排队员定期在巡逻时主动询问老人是否需要帮助操作APP,那份细致入微,让老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
推广活动持续了一个月。渐渐地,变化如春雨润物般悄然发生:
保安室里,人工登记本上的访客记录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APP生成的电子通行记录,干净、整洁,信息一目了然。
楼道里、小区角落里发现问题,居民不再只是抱怨或打电话,而是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拍照上传报修,仿佛每个人都成了社区安全的“协管员”。
业主群里关于水电费在哪交、物业发了什么通知的询问逐渐消失,大家都能在APP上自助查询,信息畅通无阻。
社区通知的阅读率显着提升,紧急信息传达更及时有效,社区仿佛有了更灵敏的“神经末梢”。
甚至有居民在“邻里圈”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