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的抗拒、迷茫,到后来的慢慢上手,再到后来竟能熟练地调取某段监控,分析某个区域的治安状况,他的眼神里渐渐多了几分自信和光彩。
一个月后,当队员们基本掌握了新系统的操作要领时,林野组织了一场盛大的验收活动,邀请了部分业主代表和社区领导前来观摩。他特意设置了一个模拟警情:“醉酒人员持棍冲击东门岗亭”。
警报瞬间拉响!中控平台的屏幕上,一个红色的警示框迅速弹出,定位在东门区域,并伴随着刺耳的警报声。“无人机自动升空!”林野沉稳地发出指令。只见一架无人机从门岗顶部的隐蔽发射架腾空而起,发出轻微的嗡鸣,迅速飞向事发地点,镜头清晰地捕捉到“醉酒人员”挥舞着道具棍,正朝着岗亭冲来。
与此同时,林野通过对讲机联系上了正在附近巡逻的巡逻车驾驶员:“小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从北侧小路包抄,注意保持安全距离,不要激怒对方。”巡逻车引擎轰鸣,迅速调整路线,从侧翼接近。
“小张,你持盾牌上前,注意观察他的动向,不要硬碰硬,伺机夺下他手中的‘棍’。”林野继续指挥着。
队员小张手持防暴盾牌,按照训练有素的动作,一边高声警告,一边谨慎地向前逼近。他利用盾牌的掩护,巧妙地躲开了“醉酒人员”的几次挥击,瞅准一个空档,一个突进,用约束叉稳稳地锁住了对方的手臂。几乎是同时,巡逻车上的高音喇叭发出了尖锐的声波驱散声,虽然对方是“演员”,但那声音也让他下意识地缩了一下脖子,配合着小张的制服动作。
从警报响起,到无人机升空追踪,到巡逻车到位围堵,再到队员成功制服“暴徒”,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只用了短短几十秒。而所有这一切,都被实时回传到指挥中心的屏幕上,画面清晰稳定,每一个细节都一览无余。
观摩的业主代表们看得目瞪口呆,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看到了保安队伍全新的面貌,更看到了一个更加安全、更加有序的“晨曦花园”的希望。
当天的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当夜,当最后一班巡逻车缓缓驶回车库,当保安队员们拖着略显疲惫但充满成就感的身躯回到宿舍时,林野独自一人留在了指挥中心。夜色温柔,如同他最初感受到的那样,但此刻,这份温柔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他站在巨大的指挥屏前,目光静静地扫过屏幕上跳动着的数据和画面。无人机搭载的红外热成像镜头,像一双锐利的眼睛,温柔地扫过沉睡的楼栋,每一扇安眠的窗户,都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