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安全隐患。
“先解决‘急难愁盼’!”林野看着这些数据,眉头紧锁。他立刻整理报告,带着队员代表,敲开了街道办的门,申请灾后重建专项资金。幸运的是,街道领导对晨曦花园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印象深刻,对他的请求给予了大力支持。
资金到位后,林野首先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损坏的路灯。没有照明,夜晚的小区将更加阴森恐怖,居民的安全感无从谈起。在优先修复照明系统,确保每条主要道路和楼栋入口都有光亮之后,他做出了一个更具长远意义的创新决定:将那些在封控期间让居民们“腿跑细”的健身设施,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造,把它们变成多功能健康驿站。
他们联系了专业的维修师傅,对那些还能修复的器材进行加固和翻新。比如,那台智能漫步机,被加装了蓝牙模块和一个小巧的太阳能板,以后居民锻炼时,可以通过手机连接,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接收小区广播推送的防疫小贴士和健康知识;而那台受损严重的划船器,其钢架结构虽然还能用,但划桨部分已经无法修复,林野灵机一动,和队员们一起,将受损的钢架巧妙地改造成了“共享图书漂流架”,上面摆满了居民捐赠的书籍,供大家免费取阅,让健身的间隙也能充满书香;至于那条巨大的裂缝,他们没有简单地修补,而是在裂缝处巧妙地铺装了不同颜色的塑胶颗粒,精心绘制成一道象征抗疫胜利的“守护彩虹”图形,既美化了环境,也时刻提醒着人们那段共同经历的艰难岁月。
第二步,是“修复草木记忆”。林野深知,草木是有生命的,它们不仅装点环境,更能抚慰人心。他想到了一个特别的方式——用绿色来缝合这片土地的伤痕。
四月,春风渐暖,一场名为“播种春天,植下希望”的特别植树节活动在小区里悄然启动。林野没有采用传统的行政命令式动员,而是别出心裁地邀请那些在封控期间结下深厚情谊的互助组居民,来认领树苗,亲手将它们种下。
他特意划分了几个区域,赋予它们特殊的意义:
“守护者之林”:这片区域由小区的保安队认种。他们选择的是松柏,象征着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守护精神。这些平日里默默巡逻的保安们,此刻脱下了制服,换上了劳动服,像一群真正的园丁,合力掘开冻土,小心翼翼地将一株株松柏苗栽入坑中。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背,但脸上却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