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曦花园的社区会议室像被按下了静音键,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沉甸甸的凝重。巨大的白板上,花花绿绿的资料贴得密密麻麻:“583事件”的时间线图像一道扭曲的伤疤,从三天前一直延伸到现在;居民投诉热点词云里,“狗吠”、“粪便”、“惊吓儿童”几个字眼异常醒目,像几颗不肯散去的乌云;宠物数量与免疫率对比柱状图则赤裸裸地揭示着:数量激增,免疫率却停滞不前,甚至有下滑趋势。
“花花伤人”这五个字,被红笔圈了出来,像一根尖锐的刺,毫不留情地扎破了曦花园表面平静的文明养宠氛围。这个曾经以绿化好、邻里关系和谐着称的小区,如今正被一股潜流搅动得人心惶惶。
林野站在台前,会议室顶灯的光线斜斜地打在他脸上,在他眉宇间投下深刻的阴影。他刚刚四十出头,头发已有些微白,眼角爬上了细纹,那是长期操心社区事务留下的印记。此刻,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同志们,”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物业经理、副经理、业委会成员、几位骨干志愿者和网格员,“‘583事件’不是偶然。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管理的断层。过去靠突击检查、志愿者劝导,像是在打游击战,治标不治本。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张临时的网,而是一张牢不可破的长效网。我们必须升级我们的管理系统。”
他伸出手指,敲了敲身后的投影屏幕。屏幕上,一幅精心绘制的蓝图开始滚动播放,那是他带领团队熬了好几个通宵才定下的方案。
宠物电子档案2.0: 林野的声音变得清晰而富有条理,“这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登记表。我们要把它升级为绑定‘曦家园’APP的动态档案库。里面包含:芯片/生物信息识别码——我们会试点推广植入芯片,这是最可靠的识别方式;强制免疫记录自动预警——疫苗快到期了,系统会自动触发短信提醒主人,甚至同步给物业;历史行为备注——比如之前的投诉调解记录,让每个宠物的‘性格’都透明化;还有主人的紧急联系人,设置两组。最重要的是,所有物业和保安室的终端,都能一键查询,甚至能大致定位宠物和主人的位置。”
屏幕上的图表生动地展示了这个系统的运作方式:一个虚拟的狗爪印图标,在小区地图上闪烁,旁边显示着“金毛犬‘豆豆’,主人李女士,免疫正常,无不良记录”。
网格化实名责任区: “第二点,网格化实名责任区。”林野继续说道,“我们现有的10名骨干劝导员,要升级为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