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剂的秘密,宛如一个精心编织的潘多拉魔盒,每一次被林野强行撬开,都抖落出更令人脊背发凉、更匪夷所思的诡计。纳米电化学传感器、伏安法标记器、电位法审批模拟器、电导法流程映射器……这些冰冷的科技名词,如同淬毒的匕首,一柄柄刺穿林野心中对工业安全仅存的最后一点美好幻想。OMEGA,这个以“基因编辑”为华丽外衣,实则妄图颠覆工业秩序的怪物,他们的魔爪,竟然伸向了如此隐秘、如此……肮脏不堪的角落。林野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强迫自己冷静。他知道,这早已不是简单的技术对抗,这是正义与邪恶之间,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而耦合剂,正是连接这两者,那座致命的桥梁。
这一次,林野将目光投向了库仑分析法。这是一种古老而精密的电化学方法,如同一位一丝不苟的计量官,通过精确测量电解过程中消耗的电量(库仑数)来锁定被测物质的量。它的精度极高,误差可以控制在微乎其微的微库仑级别,对于追踪那些潜伏在耦合剂深处、微量的、特定的化学反应事件,简直是量身定制的利器。
他在耦合剂样本中安插好工作电极和对电极,小心翼翼地施加一个恒定的小电流——大约在毫安级别,足以悄然引发某些特定物质的氧化或还原反应,却又不至于对耦合剂整体造成破坏。屏幕上,代表电量消耗的曲线缓缓上升,像一条波澜不惊的河流,默默流淌着微弱的电流信息。一切看起来,都与普通耦合剂的反应别无二致。
然而,林野深知,平静之下,必有暗流涌动。他再次启动模拟程序,向耦合剂体系施加一个微小的、模拟伤损产生的局部加热信号。这一次,变化猝不及防地出现了。电量消耗曲线不再是平滑的上升,而是开始出现一系列异常的、如同阶梯般陡峭的跃升!每一次跃升的电量(ΔQ)大约在微库仑(μC)量级,虽然看似微小,但在如此精密的测量下,这绝对是人为设计的信号,是隐藏在数据迷雾中的罪恶心跳。
林野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在一次跃升上,他调高仪器的灵敏度,进行高分辨率的电化学检测和成分分析。他必须知道,这每一次微小的电量跃升,究竟代表着什么?屏幕上的数据流疯狂滚动,各种离子的浓度、电势的波动、反应的速率……林野的眼睛死死盯着那些跳动的数字,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如同高速运转的计算机,试图从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剥离出那隐藏的规律。
终于,一个惊人的发现如同破土而出的利剑,浮出水面。这种耦合剂中,竟然隐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