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们未来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技能。我认为……”
“你认为?你懂什么?!”郑老师粗暴地打断他,唾沫横飞,“我教了二十年制图!我还不比你懂?!手绘锻炼的是你的空间想象力!是你的耐心!是你的基本功!没有扎实的手绘功底,你用电脑画出来的东西就是垃圾!就是空中楼阁!你这是在舍本逐末!是在追求表面的花哨!是在偷懒!”他越说越激动,手指几乎戳到陈涛脸上,“看看你画的!线条是直了,标注是整齐了,可你理解这每一根线条背后的结构意义了吗?理解这钢筋的受力了吗?电脑帮你画了,可知识进你脑子了吗?!我看你就是想偷懒!想用这种歪门邪道糊弄我!糊弄你自己!”
全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郑老师的暴怒震慑住了。陈涛紧咬着嘴唇,身体微微发抖,眼镜片后的眼睛里充满了屈辱和不解。林野的心也揪紧了。他理解陈涛想接触实用技术的渴望,也明白郑老师强调基础的部分道理。但郑老师这种全盘否定、上纲上线、甚至人身攻击的方式,让他感到极度不适。
“这份作业,零分!”郑老师最后宣判,声音冰冷,“并且,陈涛,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我要跟你好好谈谈学习态度问题!”
下课铃响了,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陈涛低着头,默默收拾东西,跟着郑老师离开了教室。同学们议论纷纷,有同情陈涛的,也有觉得他“活该”、“出风头”的。
林野没有参与议论,他默默走到陈涛的座位旁,拿起那份被郑老师摔在讲台上的CAD图纸。图纸很干净,很标准,每一个细节都显示出绘制者的用心和对工具的熟练。他想起陈涛父亲那个老线路工的期望——“别走我的老路”。陈涛想接触新工具、新方法,难道不是一种积极的、试图“不走老路”的努力吗?为什么在郑老师眼里,就成了“投机取巧”、“偷懒”、“蔑视学科”?
那天晚上,陈涛很晚才回到宿舍,脸色苍白,眼神黯淡。他没说郑老师跟他说了什么,但整个人像被抽掉了精气神。他默默地坐到书桌前,拿出那套落满灰尘的绘图板、丁字尺和铅笔,开始一笔一划、极其缓慢地画着直线。灯光下,他的背影显得格外单薄和……悲壮。
林野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睡。白天郑老师的咆哮和陈涛沉默的背影在他脑中反复交替。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两种价值观的剧烈碰撞:
一种是郑老师代表的守旧派:固守传统方法(无论是否过时),强调形式化的“基本功”和绝对的服从,将任何偏离其路径的尝试都视为离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