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二郎神,还有... 他自己在火云洞的身影。"原来封神榜并非只录神仙,更是三教因果的交汇之处。" 他喃喃自语,指尖触碰竹简,忽然看见自己受封善财童子的场景被刻入简中,而在那画面背后,隐约有个戴青铜面具的身影在持笔记录。
【四】玄奘顿悟
就在此时,唐僧突然跌坐在地,九环锡杖 "当啷" 落地,竟自行飞入河中。杖头的九个铜环分别套住三座虹桥的残影,飞速旋转间组成一个太极法轮,法轮中央浮现出奇异景象 —— 那是金山寺的小沙弥,正对着河灯许愿的模样。红孩儿认出,那正是唐僧未出家时,作为金蝉子第十世的凡人身形。
"原来师父的前九世..." 红孩儿话未说完,法轮突然逆转,唐僧的锦斓袈裟上飞出五百罗汉虚影,每个罗汉手中都捧着一块青铜碎片。红孩儿翡翠右眼望去,碎片上的纹路竟与火焰山的青铜巨门一致 —— 那是第 85 章中出现过的、刻有封神榜铭文的巨门!五百碎片在空中拼接,渐渐显露出巨门的全貌,门上的封神榜名录正在逐个亮起,当 "金蝉子" 三字亮起时,法轮发出刺眼光芒。
唐僧猛然抬头,眼中泛起泪光:"原来我前九世取经失败,皆是因为这三教经文的因果未补。" 他轻抚经卷,发现被水浸透的纸页上,佛道儒三家的文字正在融合,"南无" 与 "急急如律令" 之间,竟多出 "修身齐家" 的小楷。锡杖的法轮突然指向红孩儿,道:"善财童子,你当年在火云洞烧毁的土地公牒文,其实是三教共尊的《劝善经》残页,如今需以你的真火,重写人间善恶。"
红孩儿心中一震,忽然想起在大雷音寺受封时,地基下的三百六十颗舍利子与青铜丝相连,原来那些舍利子正是历代取经人留下的因果。他望向法轮,看见自己在火焰山的身影与唐僧的凡人身形重叠,终于明白,为何通天河的青铜简会呼应他的三昧真火 —— 这是三教安排的因果,唯有集佛火、道气、儒心于一身的他,才能补全这残缺的经卷。
【五】经火同源
福至心灵间,红孩儿将手中木鱼掷向法轮。法器相撞的刹那,所有经卷突然腾空而起,书页上的文字如活物般飞出,在河面上组成直径千丈的太极图。阴鱼之眼是如来的 "卍" 字佛印,泛着慈悲的金光;阳鱼之眼是老君的八卦纹,流转着玄妙的青气;而连接阴阳的太极曲线,竟由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构成,火焰中清晰显现出 "忠孝" 二字,正是儒家的核心精要。
"妙哉!" 观音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