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市购得的风洞试验设备,这些部件是从B-29轰炸机的研发项目中截获的。情报安全总局的特工们手持MP40冲锋枪,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就在三天前,盟军侦察机曾在这片区域盘旋。当第一扇直径5米的蜂窝状喷管被吊装进新建的混凝土掩体时,首席空气动力学家赫尔曼·福克激动地说:"有了这个,我们的战机将突破音障。"
11月29日,整个德国的工业心脏开始重新跳动。鲁尔区的地下矿井中,积分兑换的艾克霍夫EDW-170型采煤机正在煤层中穿梭,它的螺旋滚筒每分钟旋转80圈,日产量比人工开采提高30倍。当第一列满载优质焦煤的列车驶出矿区时,调度员在日志中写道:"这不是煤,是积分转化的黑色黄金。"
在柏林兵工厂,新安装的冲压生产线发出有节奏的轰鸣。2000吨级的液压机每一次下压,就能成型MP40冲锋枪的机匣部件。技术总监库尔特·施密特拿着游标卡尺仔细测量,精度达到0.05毫米的误差让他露出久违的笑容:"这样的部件,组装起来的枪支故障率会下降70%。"更令人振奋的是,莱茵金属公司的实验室里,新型装甲钢的测试取得突破——加入钒元素后,钢材在-40℃低温下仍保持900MPa的抗拉强度。
这三天的工业重建如同一场精密的战役:
- 每日基础积分获取:1积分/秒×24小时×3600秒 = 积分
- 每日土地积分获取:35.7万×1 = 积分
- 三日总获取积分:( + )×3 = 积分
- 工业重建消耗积分:
- 设备采购:600万积分
- 能源交通:400万积分
- 技术引进:200万积分
- 运输安装:120万积分
- 人员培训:50万积分
- 应急储备:30万积分
总计消耗:1400万积分
- 总积分结余:2774.28万 + 133.02万 - 1400万 = 1507.3万积分
夜幕降临,鲁尔区的烟囱再次升起浓烟,这一次不再是战火的硝烟,而是工业重生的象征。在埃森的克虏伯工厂,第一辆组装完成的四号坦克改进型缓缓驶出车间,炮塔上的防滑涂层还散发着热气。车长海因茨·贝克敲了敲崭新的装甲板:"这是我们用积分锻造的新盾牌,也是未来的利剑。"而在统帅部,汉斯看着实时更新的工业产能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8页